本报深圳讯(记者黄劼)社交电商通过高频率、大规模的社交互动实现销售,但出现纠纷,解决难度大。日前,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引流私下交易,否则,钱财易损,权益难保。
据了解,常见的引流私下交易行为主要包括通过账号、个人简介、置顶视频、视频评论、商品标题、商品详情等展示手机号码、第三方社交账号等站外联系方式,再通过私信发布非平台内的购物链接、二维码、银行账号等引导私下交易。
对此,深圳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网络购物应首选官方渠道,谨防私下交易。《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和私下交易相比,在平台上购物更加安全,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法定权利也更有保障。私下交易仅凭双方自觉,没有第三方进行保障,一旦权益受损,可能存在取证困难、找不到被诉主体等情况,维权难度大。
对于商家的低价承诺要谨慎,不要因价格便宜而落入不良商家的陷阱;不盲信商家的销售承诺或者宣传话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消费;警惕商家绕过平台进行交易的行为,提防通过社交软件从事经营活动的引流账号。在网络上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要注意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发生纠纷时及时以录屏、截图等方式留存和商家的沟通记录。
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防范信息泄露。由于部分私下交易例如代订酒店、海淘代购等需要消费者提供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居住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可能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被盗用或泄露。基于隐私保护,建议消费者通过平台进行交易,法律规定了平台对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合理收集方式与用途;优先使用平台提供的支付工具能提供更为安全隐秘的交易环境,隐藏手机号码等功能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
要善用售后服务,积极维护权益。若是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注意及时申请售后;如遇商家引流线下交易情况,可以及时向平台举报商家违规行为。通常,正规电商平台会要求商家建立完善的商品售后体系,畅通用户线上线下反馈渠道,降低消费维权门槛。消费者可以提前了解商家提供的如极速退款、晚发立赔、七天无理由退货、退货补运费等服务保障,当发生消费纠纷时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可联系平台客服介入。
(责任编辑:王惠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