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装车、快速结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合作社今年种的1万多亩大葱全部卖掉。”说起今年行情喜人的大葱,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东海力斯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勇喜上眉梢,“亩产、收入都创了新高,这几天正给140多名社员进行二次分红。”
“初步算了一下,我家今年能分红四十多万元。”村民田绘杰说,2020年她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康盈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后,已累计获得分红近100万元,“家里换了新房、买了新车,日子过得老有奔头儿了。”
产业发展好,还得“头雁”带。大葱产业就是杨勇从2018年的几百亩试种田发展起来的。现在一说起种大葱,他头头是道。“要想高产,就得密植。传统种植模式下,一亩地种1万根葱;密植模式,一亩地种2.2万根葱。”他说,大葱密植对种子选取、田间管理的要求很高、很细,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对产量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掌握大葱种植技术,杨勇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外出学习活动,多次远赴山东向种植大户虚心讨教,还和当地的农技推广部门工作人员密切互动。经过几年试种,终于在一次次失败后,掌握了在当地实施大葱密植高产的技术。
在他的带领和示范下,一起种葱的村民越来越多。2020年,在组织部门指导下,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康盈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得益于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扶持,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发展大葱种植产业。“仅我们村,从2021年开始,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就超过300万元。”杨勇自豪地说。
目前,康盈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大葱,已通过了自治区级的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还建设了保鲜库、大葱初加工生产线,初步打造出从种植、储存到加工的大葱产业链,可实现年产成品净葱6.84万吨,年收益超1亿元。“没想到村里的‘土专家’,也能带领大家增收致富,集体经济越来越强,群众的腰包也越来越鼓!”老党员宋文举笑着说。
现在,尝到甜头的东海力斯台村正谋划新的产业着力点。“我们找到了栽培羊肚菌的‘土专家’,目前正建设第一批20多栋高标准智慧暖棚,争取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提高合作社的营收能力、抗风险能力。”杨勇说,很多农业种植大户、致富能手掌握最贴近本土实际的高产种植技术,必须用好他们的产业发展“金点子”。
东海力斯台村通过“一根葱”增收致富的过程,是通辽市挖掘、培育、留住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一个缩影。“我们一方面引导致富能手、经济能人进入嘎查村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围绕生产经营、农业科技等领域,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程。”通辽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起超说,通辽作为农牧业大市,把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程,目前全市已培育出2.1万余名扎根本土、懂技术、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记者刘懿德)
(责任编辑:韩璐)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