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一种常见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我国,大豆被广泛加工成各式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是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人认为大豆可能导致性早熟,并对痛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患者的健康有害。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应如何正确、科学地认识大豆的营养价值?记者近日采访了有关专家。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表示,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三分之二的居民未达到大豆及其制品的推荐摄入量。实际上,只要不对大豆过敏,所有人都可以适量食用大豆。
关于大豆可能引发性早熟的疑虑,丁钢强解释,这主要源于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尽管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与雌激素相似,但二者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截然不同,且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相对较低。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食用大豆会导致性早熟或提高男性雌激素水平。
对痛风患者而言,适量食用大豆及其制品也是可行的。丁钢强介绍,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在人体内利用率较低,且加工后的食品中嘌呤含量还会进一步降低。对于“三高”人群,若无特殊饮食禁忌,建议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可在一般人群推荐的每日15克至20克基础上适当加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将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列为核心推荐之一。丁钢强认为,大豆对健康有诸多益处,只要不对大豆过敏,所有人均可食用,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
一是畜肉摄入过多者,可用大豆及其制品替代部分畜肉,以确保蛋白质摄入并降低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等风险。
二是老年人,因咀嚼和消化功能减退,大豆制品口感细软、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蛋白质,有助于延缓肌肉衰老。
三是素食人群,他们往往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而发酵豆制品富含维生素B12,有助于红细胞发育成熟,预防和改善贫血。全素人群(不吃肉、蛋、奶)建议每日摄入50克至80克大豆或等量豆制品;蛋奶素人群(不吃肉但吃蛋、喝奶)则建议每日摄入25克至60克大豆或等量豆制品。此外,素食人群还应适量摄入发酵豆制品,如发酵豆、酸豆汁(原料可能包括多种豆类)和豆豉等。 (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责任编辑:施晓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