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深化演进,钛及钛合金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在日前举行的钛工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表示,近年来,我国钛工业呈现稳步增长并持续优化态势,主要产品产量与需求量创新高。
2023年,我国钛矿产量达324.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7%;海绵钛产量达21.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3%;钛材产量15.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4%;钛材消费量14.8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9%。
钛以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强,被用于制造飞机的大梁、隔框等结构框架件,以及发动机罩、排气装置等部件,不仅可以延长飞机使用寿命,还能减轻自身重量,提高飞行性能,降低能耗。在航天工业中,钛合金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压力容器、燃料贮箱、紧固件、仪器绑带、构架和火箭壳体等。在生活用品领域,钛常被用于制造厨具、杯壶、小家电、球拍等,在户外活动中的使用场景也逐步增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会长雷让岐认为,钛工业呈现稳步增长并持续优化态势,原因在于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及技术创新推动。我国钛矿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海外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果,海绵钛产能迅速扩张。在应用方面,依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钛工业技术进步显著,在中高端领域不断取得新科技成果,率先实现日常生活用品产业化,3C产品等新领域应用不断扩大。在冶炼加工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各类产品均可自主生产,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处于并跑状态,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研究员姜建伟表示,目前我国海绵钛行业增产迅速,竞争态势加剧,倒逼上游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要重视现有生产技术提升以及装备升级,另一方面要研究新的冶炼技术与方法,实现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
“近年来,各类钛加工材需求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市场对低成本钛材的需求量增大,推广添加返回料的低成本、短流程钛锭生产工艺已迫在眉睫。”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峰认为,钛锭熔炼工业要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绿色低碳、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在加大技术创新的同时,强化国际合作是推动我国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段德炳建议,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搭建高层次多方位交流协作平台。 (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
(责任编辑:刘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