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现场饮酒赋诗、投壶、飞花令等超过30项“重大活动+专项活动+娱乐活动”精彩纷呈,此外,展会还特别设置了使馆展示区,以法国大使馆为代表的各国大使馆受邀参展,共同呈现各自国家的酒文化与饮食文化
本报记者 谢 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10月10日至1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在上海举办。本届酒博会以“世界名酒·共享荣耀”为主题,展馆面积达6万平方米,约有500家企业参展,涵盖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等多个酒类品种,为酒类行业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本届酒博会在展示酒类产品的同时,也尤为注重文化创意,引入了“酒博+乐享派对”“酒博+美食”“酒博+音乐”“酒博+运动”等一系列现场互动活动。展会现场还设置了特色的“惠民区”,参观者不仅可以免费品尝,还能购买到酒博会与多家名酒企业联名打造的特色产品以及低于市场价的酒类产品。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酒类产业正在从“扬长板”阶段进入“补短板”阶段,从注重“长度”和“高度”到叠加“宽度”和“深度”阶段,“这是酒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维视野和多元格局,也是对如今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诠释的方法论。”
打造“酒+N”经济链
据了解,展会现场饮酒赋诗、投壶、飞花令等超过30项的“重大活动+专项活动+娱乐活动”精彩纷呈,此外,展会还特别设置了使馆展示区,以法国大使馆为代表的各国大使馆受邀参展,共同呈现各自国家的酒文化与饮食文化。
同时,文创产品如节气酒、生肖酒等推陈出新,酒类销售场景愈发活跃。五粮液展区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现调鸡尾酒给予消费者品鉴,展会第一天吸引了大约400位观众参与。”
现场一位展商对记者坦言:“酒博会的角色正悄然发生变化,虽然产品展示依然是核心环节之一,但不再局限于订货与销售功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精心设计的展台布置、专业的品酒体验活动,以及富有创意的文化展示,将产品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深度融合,讲述商品背后的故事,传播酒文化。”
在宋书玉看来,酒类产品个性化、差异化表达蔚然成风,健康化、多元化消费日趋盛行,产区价值、活态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不断放大,科技赋能、科创+文创研发如雨后春笋。同时,消费场景、商业模式的创新热度持续升温,打造“酒+N”经济链,正在成为名酒产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持续的自我更新已成为酒类产业绽放新活力的关键。
行业调整中寻找新机遇
在酒博会期间举办的2024世界名酒价值论坛中,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表示,当前,酒类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新变化不断出现,既面临总体需求不足、消费市场疲软的下行压力,又面临增量政策发力、市场预期改善的上行机遇,特别是近期国家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力度大、针对性强,产业调整有望较快迎来拐点。
对此,有白酒企业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轮行业调整与过往不同,它更多源于产业自身积极的内生动力调整,而非简单的外部因素累积。
在本届酒博会上,各大酒企也纷纷亮出创新成果。例如,今世缘携旗下国缘、今世缘、高沟三大品牌产品及特色文创产品参展的同时,还发布了定位于中国新派高端浓香的新品“国缘2049”。牛栏山也在展台展出了尚未上市的清香型白酒。
黄酒品类也在积极寻求突破,迎合当前年轻化、健康化的消费趋势。古越龙山展台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努力将黄酒文化优势和品类优势更精准地传递给消费者,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黄酒,拓展行业发展空间。金枫酒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些参观者在现场品鉴了黄酒后,实现了有效引流。
“企业只有拥有更新、更多、更强的竞争能力,才能够穿越产业周期、穿越消费周期。同时,高质量发展仍是产业和企业需要紧紧抓住的关键,当下无论是啤酒企业还是白酒企业,均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酒企除了靠业务本身的增长之外,内部的运营和生产运营效率也要持续提升。”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表示。
在业内分析师看来,从酒博会来看,酒业展现出的韧性和创新能力,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政策环境的优化和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激活,行业有望在调整中迎来发展新机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