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其中提出拟组建吉林市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暨锅包肉办公室。(7月3日澎湃新闻)
新闻一出,锅包肉办公室“这块肉”刚出炉就又进了舆论的“热锅”,不少人质疑此举多余,徒增资源浪费、影响政府效率。网友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早在2014年,就有不少类似命名的协调机构涌现,从“西瓜办”“生猪办”到“馒头办”,全国一次性就清理了13万余个!为何清理?机构、编制、人员越来越膨胀,行政效率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以权力“自肥”沦为行业“钱袋子”,影响恶劣。
那“锅包肉办公室”呢?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就是因为世界锅包肉大赛传播效果良好,才希望有一个机构去专门负责、推广,该机构也不增加任何额外编制,只是一个挂牌机构,由业务相近的科室承担。而且根据发布会内容,“欢迎优秀的美食博主、网络达人积极加入”,如此看来,吸纳接地气、有人气的人才共事,借美食来打造地方名片,其初衷是好的。但牌子挂好了,拿什么激励基层人员扛下这口天降的“热锅”?之后要怎么做、做什么是否有了长期具体的规划?此外,锅包肉也并非该市独有,也要考虑是否有干扰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对于政府下场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西瓜办”“生猪办”等早就把“坑”踩遍了,十年后再现“锅包肉办”,很难不让人担心其重蹈覆辙。
说白了,给锅包肉挂牌不是小事,必须经过研究论证,更不能“一挂了之”。而面对质疑,能否让这道菜既走出东北又为当地文旅增香添色,才是对“锅包肉办”最好的检验。(赵萱)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