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河北、山西等省份积极建设以杂粮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杂粮成为不少地区的特色名片。谷子、高粱、大麦、荞麦等杂粮,在营养物质和功能效用上与主粮具有互补性。在确保主粮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杂粮产业,可以有效利用各类型土地资源,更好满足居民对食物品种丰富多样、品质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
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增产潜力很大。不久前印发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按照“巩固提升口粮、主攻玉米大豆、兼顾薯类杂粮”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杂粮杂豆等品种,根据市场需求优产稳供。从生产与消费等角度看,发展杂粮产业意义深远。
在生产角度,如果连续、高强度地将耕地用于主粮生产,会引起耕地地力下降,而在一些区域将主粮与杂粮作物合理搭配,实行间作轮作,则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较好地维持地力,促进耕地永续利用。杂粮普遍具有生长期短、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在不适宜种植主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优良耕作技术种植杂粮,充分利用旱地这一类型的耕地资源,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能降低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压力,实现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同。
在消费角度,杂粮产业具有深度开发和市场拓展的巨大潜力。当前,食物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杂粮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比较匹配居民的消费升级需求。同时,杂粮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精细化工与轻工业等领域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对此,应在培育优良杂粮品种、塑造区域公用品牌、提高杂粮产品创新能力、加大杂粮生产与加工机械装备研发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小杂粮”变成“大产业”的步伐。
加强杂粮作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将传统优质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加大杂粮育种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持力度,鼓励杂粮作物种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杂粮品种。吸收传统农耕文化与技术的精华,加强绿色、高效杂粮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利用。通过塑造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放大杂粮绿色生产特点,推动杂粮产品价值提升。
基于市场上对于营养型、保健型、药用型食品的需求,利用杂粮的多样化功能,通过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等方式实现产品创新,开发功能保健型食品与药品、天然活性化妆品等产品,提升杂粮产业价值链。目前,一些地方只是对杂粮进行初加工,杂粮的多功能价值还没有充分显现,因此应支持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注重培育杂粮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切实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提高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宗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已较为成熟,而杂粮作物种植量小、种植较为分散、种植区域地形复杂多样,在全程机械化生产方面制约因素多,因此要加快杂粮生产、收获等环节的农业机械研发与推广。推动杂粮生产从粗放到精准、从费时费工到节本增效的转变,改善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机械收获损失率、杂质率、破损率。继续加大杂粮生产机械投入、研发力度,让国产农机适应杂粮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其与杂粮产业协同发展。在杂粮生产、收获机械推广等方面,充分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培育杂粮农机合作社等主体,逐步解决杂粮种植小户的机械化需求。(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珍)
(责任编辑:朱晓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