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炎涛
6月5日,加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的国产大飞机C919经过约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平稳降落在山东东营机场。同日,我国自主研发的ARJ21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完成了生物航煤试飞工作。
这是国产商用飞机首次加注生物航煤,试飞成功证明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有利于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本次商飞加注的生物航煤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用俗称“地沟油”的餐余废油加工而成,采用的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用“地沟油”作为原料生产生物航煤,最大的难点在于地沟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类化合物,其含氧量高,氧分子直接影响炼化装置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为此,中国石化自主开发了专用催化剂和工艺,并在镇海炼化建成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该套生产装置年加工能力为10万吨,若满负荷运行,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不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每年还能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此前,中国石化生产的生物航煤已应用于波音和空客部分机型。中国商飞公司于2022年起开始筹划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机型技术攻关、装机验证工作,于2024年成功获得适航批准,本次试飞填补了国产生物航煤在国产机型上的空白。
未来,中国石化将继续推动生物航煤等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动生物航煤全产业链的完善,带动全产业链向绿色低碳转型。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