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 青 通讯员 张 琦 黄广圣
云端建造工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控平台、智慧运维……在绿色技术助力下,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的科创大厦(金融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成为国内首座高度超过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建筑实现综合节能率6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5.36%。目前该建筑已通过LEED金级预认证及绿建三星预评价,成为我国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示范案例。近日,该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
一座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背后有着怎样的绿色技术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绿色设计理念
“项目全面贯彻‘低碳、绿色、人文’的发展理念,将绿色理念和节能举措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这是我们设计这座建筑的初衷。”中建四局EPC设计院党委书记、院长刘会玲介绍。
广州冬暖夏热,炎热潮湿,建筑如何与气候相适应呢?“传统的超高层办公楼通常采用全封闭式幕墙结构,几乎隔绝了与外界的自然通风。因此在过渡季节,即使外部气候条件适宜,也不得不依赖空调系统进行通风,造成能源浪费。”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建四局EPC设计院总工办公室主任任颜鑫说,“在设计中,我们根据广州的气候特点,采用冷巷、太阳能烟囱等被动式建筑设计,利用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系统运行时间。”
设计团队首次在超高层建筑中引入太阳能烟囱和冷巷设计。冷巷是指建筑排列组合形成的比较窄的巷道,或者是在建筑的一侧留出的一条小廊道。风经过这里时风速会增大,风压会降低,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较热的空气会被带出,较冷的空气会进入补充,从而达到通风效果。
“我们在裙楼设置了南北贯穿式冷巷,并采用1—7层通高的设计,顶部设置可开启天窗;同时,我们在塔楼北侧设置了太阳能烟囱,东南西三侧设置可调节启闭的地面通风器。这种设计可充分增加过渡季节办公区域的自然通风,有效带走室内的热空气和湿气,减少建筑能耗。”任颜鑫说,“我们希望通过前端设计一系列被动式和主动式的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绿色低碳目标。”
广州地区夏季时间长,科创大厦还采用了遮阳光伏一体化幕墙、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等技术。
“项目创新应用了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这个光伏系统设置在塔楼屋顶、幕墙横向装饰翼以及裙楼屋顶上,外形与整体建筑外观效果相结合。它在起到遮阳装饰效果的同时,最大化开发可再生能源。”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设计管理部经理李航宇介绍。
科创大厦整个建筑的集成太阳能光伏板使用面积超过7800平方米,每年的发电量可达到65万度,一年的减碳量就可以达到350吨。按照光伏板25年的使用寿命来计算,预计在全生命周期可减碳8700吨。
“集成太阳能光伏板不仅有效阻挡了直射阳光,还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整个建筑提供动力。”李航宇说。
此外,大楼采用高效制冷机房、新风全热回收、高效输配系统和末端、高效智能照明等,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目前,科创大厦塔楼高区大部分区域光照可达到每天8小时以上,配合照明日光感应控制,大大降低了照明能耗。
智能建造工艺
自动抓取钢筋、混凝土振捣、外墙模板开合……在中建四局科创大厦封顶前的施工现场,8款智能机器人配合默契,协同作业。更为有趣的是,一旁监工的“巡检员”也是机器人。
这充满科技感的一幕,正是得益于云端建造工厂。“云端建造工厂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这种智能化的施工方式不仅提高了建设速度,实现了核心筒的建造速度从传统的7天一层提高到4天一层,还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中建四局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目经理张腾说。
云端建造工厂由支撑系统、智能装备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模板挂架系统四大系统组成,融合建筑机器人、智能感知、云计算等技术。“云端建造工厂通过集成通风降温系统、机器人轨道系统,形成人机协同的类工厂化作业环境。这样既为工人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又加快了项目整体建设速度。”张腾表示。
同时,云端建造工厂还布置了5G基站和分布式中继路由,组建起高精度、低时延、全覆盖通信网络,实现了云端建造工厂的实时感知和智能管控。
走进科创大厦项目指挥中心,只见双碳管控平台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木模板、钢材等建筑垃圾的回收情况。该平台可对建材生产阶段、建材运输阶段、施工阶段的碳排放,进行分时、分区、分类的同步实时预测及动态监测。
从2022年4月正式奠基开工至今,科创大厦项目累计碳排放量39172吨,累计减碳6550吨。
张腾说:“科创大厦的建设将数字智慧建造贯穿于设计、施工与运维全过程,实现了近零能耗的施工和运营。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