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狠刹蜻蜓点水式调研虚风
新华社记者刘阳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调研推动问题解决。然而在实际中,对调研安排很“上心”、对调研过程极“专注”、把“身入”当“深入”、把“过程”当“解决”的蜻蜓点水式调研时有发生,这严重背离调查研究本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表现,不但加重基层负担,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座谈一排排、出行一串串、吃饭一桌桌”“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顺着彩排走、对着稿子念、拿上材料撤”……从群众编排出来的顺口溜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对“为调研而调研”现象的深恶痛绝。如此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调研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让基层不堪重负。要坚决避免浮在上面,务必扑下身子,坚持搞真正的调研。
真正的调研是把群众观挺在前面,务求真心实意访实情。基层干部群众反映,他们非常反感一批接一批人来嘘寒问暖,实际问题却迟迟没有解决。调查研究根本是解决问题,要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既要防止“调”而不“研”,又要防止“研”而不“用”,更要防止“用”而无“效”。开展调研就是走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在搞调研时务必把为群众解决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真正的调研是秉持实事求是之意、克服哗众取宠之心。开展调研工作务必要坚持“实”的作风,求客观实际之真。现在有的调研好像有一个“功能”,就是刷存在感,让别人知道我在调研、在忘我工作,调研本来目的倒变成次要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了。开展调研,一定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信念、增强实事求是本领,要用“真心”换“真经”。不仅要“身入”基层,听汇报、看材料,还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实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真正的调研是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想一筹。一些地方接待上级调研已经搞出了一套模块化流程,路线怎么走、吃什么饭喝什么茶、谁在什么时间节点出来介绍什么情况,甚至在什么场合营造感人氛围等已形成“剧本”,而有的调研者也很默契地顺着“剧本”往下走,且颇为享受。调查研究是一个细致活儿,不能打马虎眼大而化之。既要到工作局面好的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顺耳话,也要听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看到实情、收到实效。尤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红红脸出出汗本身也是调研的题中之义。
实践证明,调查研究不是小事,而是关乎我们党能否得民心、汇民智、聚民力的大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解决调研集中扎堆、只调不研等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足功夫,把调研的真正作用发挥好、发挥足。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