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一向是中国外逃贪官的首选之地。甚至有外媒报道称,在加拿大,都有中国外逃的“贪官村”。
杨秀珠回国了。
她身上有很多标签。十多年前,她曾是温州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十多年后,她是一百名“红色通缉令”上排名第一的嫌犯,曾被媒体冠以中国“第一女贪官”的名号。从2003年出逃至今,她的潜逃轨迹从欧洲到美国;她的心路历程,也从“死也要死在美国”,到向美国法庭提起政治庇护,再到“有回国念头”、自首回国,颇算得上一波三折。
但对于这名有着众多标签的70岁女性来说,故事还远不止于此。
其人
1946年出生的杨秀珠,和白恩培同岁。如果她再早一点回国,说不定也赶得上跟白恩培一起出现在中纪委那部《永远在路上》的大片里。
大概的确赶不上。毕竟,中纪委这部大片拍了差不多一年多;彼时,由于违反美方免签证计划相关条款,杨秀珠已经被美方羁押了很久。她曾接受《世界日报》的专访,说不回国是因为担心受到“政治迫害”,并因此向法庭提出庇护申请;但一年后,她则“回心转意”,主动撤案并自首回国。
中纪委的八集大片,第七集的主要内容就是海外追逃。其中出镜的第一个人,是辽宁凤城原市委书记王国强。在讲述逃往美国两年多的经历时,他说,住在西雅图和洛杉矶的合租房里,周围都是非法移民,每天提心吊胆地担心会不会被害、会不会被抢,这种日子也没什么意义,是一种真正的绝望。
13年前出逃的杨秀珠,大约也有过类似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她还是带着女儿、女婿、外孙女一起出逃的。但在当时,她的涉案金额绝对称得上是国内罕见——2.5亿。巧合的是,和她同岁的白恩培的涉案金额也是这个数字。但如果按照通货膨胀的系数,杨秀珠13年前的2.5亿绝对称得上是天文数字。
还有一个插曲。据外媒报道,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之前透露,习近平在与奥巴马进行会晤时,特别强调了遣返外逃人员,且第一个点名杨秀珠。
为什么?就是因为杨秀珠涉案金额巨大、潜逃时间很长,且造成了巨大而恶劣的心理示范效应。在她出逃之后,温州和浙江的官场曾一度引发“地震”;而能不能将其捉拿归案,也一直是考验中纪委和有关部门海外追逃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难度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一向是中国外逃贪官的首选之地。甚至有外媒报道称,在加拿大,都有中国外逃的“贪官村”。
这一点,从“红色通缉令”中100名嫌犯的选择就可以看出来——在国际刑警组织这份最高级别的通缉令上,有40名涉案人员都将美国选为外逃地。其中,包括了王国强、杨秀珠;而在加拿大,则有也像程维高之子、一度在加国政商两界都混得风声水起的程慕阳这样的嫌犯。
为什么追逃难度如此之大?某种程度上,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不同,嫌犯回国后,可能受到诸多“不人权”的待遇、甚至是酷刑、死刑等“政治迫害”。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内,跟中国签署了引渡条约的,也只有寥寥的40多个国家,其中还不包括美、欧、澳等多地的发达国家。
但没有引渡条约,也不代表完全没有办法。
比如以前在江西上饶一个县里的副股级干部李华波,就曾经排在“百名红通”里的第二位,贪污9400多万公款、在澳门的赌场里挥霍掉3000多万之后,他就举家移民到了新加坡。虽然中新之间并无引渡条约,但是因为他向新加坡转移资产的这样一些行为,也触犯了新加坡的法律,构成了洗钱犯罪;因此,中国的检方采取“异地追诉”的方法,在新加坡将其起诉,因此李华波才逃到新加坡一个多月,就过起了被捕、坐牢、被诉的生活,直到被强制遣返回国。
心路
“被通缉的人,被追逃的人,他才有这样深刻的感受,这个法律的威慑,有的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在哪儿?平常谁说也看不见,但是只有当事人那种处境,他能看到天网,能看见那一只巨手。”
这是自首后的王国强面对镜头说出的话。大约只有处在类似处境中的外逃嫌犯,才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人就是这样,只有经历过相同的事,相似的幸福或痛苦,才能有底气说出那句“我理解你”。
我们时常很难理解这些贪官的感受。比如,在做了违反乱纪的事之后,如何堂而皇之地扮演“双面人”、坐在台上冠冕堂皇地讲一些反腐的大道理?在辛劳的日常工作后,又如何坦然地与商人们出入高档会所、将纪律抛之脑后?这种心理很微妙,大约没有经历过的人都很难懂。
在看得见的成绩背后,往往是很多部门、很多人看不见的努力。比如,事实上,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反腐败工作组已经成立了11年之久;从2014年起,中美就《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实施达成初步协议,两国互通公民海外个人账户信息,提供海外追赃追逃的数据支持;2014年的APEC,则发表了《北京反腐败宣言》,所有的成员国都签署了该宣言;中央纪委、最高法、最高检、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人民银行八家成员单位协同作战,并在地方层面,各省区市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省级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
古人的智慧,有时候虽然看上去质朴,但都有很多值得咂摸的地方。比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比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日长”。如果说,十几年前的那个“窗口期”,或者说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里,让很多人有机可乘的话,进入到现在的阶段,法治化、规范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逆,道德、纪律、法律的力量已经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如何强调“诚实劳动”、制度规范,都是不为过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