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横空出世的“摆摊大神”们,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短视频博主。或许,流量和卖课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富密码。而众所周知的是,贩卖焦虑是永不过时且取之不尽的流量源泉。动不动日入9千、年入200万……这些被选择性放大而又真假难辩的数据,轻易地就戳中了大众的敏感神经和情绪痛点,想不火都难。
近日,在浙江义乌摆摊的“豆腐西施土豆郎”日收入9184元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忙活完一天的小两口盘算当晚营业收入,兴奋地说出一天赚了9184元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喜欢算账的网友认为,单日营业额能达到9000元不太现实。视频中的主角之一“土豆郎”赵庆书回应称,生意并非单独由夫妇俩完成,摊位上还有两名员工参与。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密集出现了很多特别励志的新闻,无一例外都与“地摊经济”有关。譬如“211女大学生捡破烂实现财务自由”“90后女护士兼职摆地摊两周赚1万5后全职开店”“我兼职摆摊两年,年入200万”,以及上面这个“义乌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闻的主角们,个个年轻时尚、妆容精致,且镜头感十足,完全看不到地摊从业者的繁忙与疲劳,这与很多人的想象大相径庭。
这样的励志新闻看得多了,难免给人一种虚幻感。摆地摊真的这么挣钱吗,轻轻松松就是普通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入?要知道,大多数人辛苦一个月也不过几千块钱,摊个地摊、捡个垃圾,就能日入大几千元,还能实现财务自由,而且看起来还毫不费力,这是何等让人羡慕的事情。对此,有人欢呼,有人质疑,更有人建议“查查他们的税”,玩笑中带着点酸楚。
信息量有限,这些励志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姑且不做判断。但有一点必须清楚,任何一个行业,哪怕是摆地摊,如果你能做到行业顶尖水平,实现高收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不过这属于“幸存者偏差”,并非普遍现象,更不代表行业真实水平。能够被曝光、被焦虑的总是成功的极少数,而绝大多数只是沉默的普通人,这就给公众造成一种认知的错觉。
而即便是这几个被重点打造的行业佼佼者,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也多少出现了失真问题。比如这对卖土豆的义乌小夫妻,他们的网络标签是“日入九千”,但到了记者采访时,“当天是因为有电视台录节目,生意异常火爆,平时只有五六千”,日收入瞬间就降了三四千。还有网友质疑的,日入九千,而豆腐、土豆的单价只有9元,就算是一分钟出两份餐,也要连续工作9小时,且生意持续火爆。尽管摊主解释,“我们一次性出餐五到六份”,似乎也不太有说服力。
更有趣的是那位“摆摊两年,年入200万”的大神,据其本人表示,200万的收入中,摆摊收入只有25万,正常上班有40万年薪,供应商出货收入破百万。这样的收入结构,说自己“摆摊两年,年入200万”,不说是传播虚假信息,至少是对摆摊有些误解。
摆地摊、捡垃圾都是很古老的职业了,通常来说都属于门槛较高、收入不高的行业。突然之间和高收入、财务自由联系起来,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短视频的崛起。这些横空出世的“摆摊大神”们,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短视频博主。可以说他们是有史以来最为勤勉的地摊从业者,因为他们不仅每天都要辛苦地劳作,还要头戴摄像头,直播每天的工作日常。当然直播也决不是为了记录劳动之美,而是为了招收学员线上授课,“地摊生意不稳定,但是线上教学收入比较可观”。
或许,流量和卖课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富密码。而众所周知的是,贩卖焦虑是永不过时且取之不尽的流量源泉。动不动日入9千、年入200万……这些被选择性放大而又真假难辩的数据,轻易地就戳中了大众的敏感神经和情绪痛点,想不火都难。
地摊经济是城市烟火味的象征。年轻人放下架子,积极投身摆地摊、捡破烂这种边缘化的职业,用勤劳的双手提高收入,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有些媒体热衷于报道此类新闻,通过树立典型人物的方式,来打破职业偏见,鼓励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改变择业观,对生活抱以一种乐观、务实、进取的态度,出发点也是极好的。只是,过犹不及,没有必要去刻意贩卖焦虑,这不仅无益于帮助年轻人,反而会误导年轻人。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