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大有可为——专家谈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新华社记者孙奕、伍岳、王卓伦
4月18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正式成立。这一机构将商务部对外援助工作有关职责、外交部对外援助协调等职责进行了整合。专家认为,组建这一机构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助推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机构:彰显大国担当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专家认为,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早期受援国身份到近年来日益突出的援助国身份的转变。国际发展合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安排有关事务可谓水到渠成、恰逢其时。
拟订对外援助战略方针、规划、政策,统筹协调援外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议,推进援外方式改革……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一系列职责,彰显中国心系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与合作的视野和担当。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成立专门的国际发展合作机构,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发展合作的高度重视,也顺应了国际社会对强化发展合作的呼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严少华说。
“国际发展合作不仅是中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注脚,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抓手之一。”严少华认为,成立这一机构将更充分发挥国际发展合作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推动中国同领域内主要大国及国际组织更好进行对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多年来,一直存在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事务上所做贡献被西方或国际舆论低估的情况。组建新机构将助推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事务迈上新台阶,还将提升中国在相关事务上的能见度。
“今天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正积极承担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国际发展合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
新内涵:倡导发展合作贡献中国经验与智慧
既加快发展又保持自身独立性、拓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求和愿望。
专家认为,中国组建专门机构,大大拓展了国际发展合作的内涵,通过这一专门平台,将为解决国际发展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不仅仅是对外援助,更多的是要和国际社会合作,这超越了单纯的援助范畴。”阮宗泽说,很多国家缺的不只是钱,更缺乏能力建设,通过专业的技术、人才培训,他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他认为,中国原本底子薄、基础差,现在发展得这么好,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中国走出的这条成功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选择,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大有可为。
“我们现在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相应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发展合作。”阮宗泽说,通过专门机构,中方与国际社会接轨、对标合作,有助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同。
陈凤英表示,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经验不局限在“输血”,更重视“造血”,未来还会进一步结合新知识、新技术,让国际发展合作方有更好的生存和生产的能力。
“中国对外进行发展合作,以发展为主要目标,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的做法有目共睹,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陈凤英说。
新前景:服务“一带一路”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我国今后开展国际发展合作提供了路径和着力点。通过国际发展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助推沿线项目见效更快、让当地百姓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带一路’倡议已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等重要文件中。国际发展合作专门机构有助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说。
严少华认为,今后,在非洲继续成为中国发展合作重点地区的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在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中受到更多关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提升当地产业能力等或成为发展合作项目的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致力于共赢发展,通过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机制化力量与各方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世界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增长创造更多机遇。”阮宗泽说。
陈凤英表示,国际发展合作同时有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治理体系一些旧有条款渗透着霸权思维,对发展中国家有一定不公平的限制,需要去改变和完善。”
她认为,国际发展合作要真正对合作方负责任,必须要“用好每一分钱”,防止重复、无效项目。通过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可以从顶层设计角度做好调研,了解合作方的真实情况和需求,更好集中运用资源,取得更多实效。
“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专门机构,中国将进一步释放发展合作正能量,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共同发展做出贡献。”陈凤英说。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