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关键举措,是对“放管服”改革的一次提档升级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会议指出,要坚持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政务服务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和完善政务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企业群众办事将更便捷,社会创造创新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并且各地、各部门通过设立行政审批局、综合政务服务大厅、网上电子政务大厅等一系列举措,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个别地方,进驻大厅集中审批的事项并不是很丰富,企业和群众仍然需要挨个“跑部门”;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并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企业和群众办事需要重复提交证明材料,推诿、扯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利契机,为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奠定了技术基础。
翻阅一些地方的改革实践,“流程再造”与“技术创新”一直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比如“最多跑一次”“一次也不跑”,比如一些地方推出的“智慧政府”“不见面审批”“一次认证全网通办”,这些措施的核心都在于打破部门林立的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标准化、流程化,而使得这一切变为现实的一个关键就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度应用。
“一网通办”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关键举措,是对“放管服”改革的一次提档升级。“一网通办”,今后还需要扎扎实实推进。
把一个事项的办理共享到一张网上,在一定程度是动了部门利益的“奶酪”。有关部门应着力强化政府工作一盘棋的认识,任何部门都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面向企业和群众时,部门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政府形象。“一网通办”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提高行政效能,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政府公信力。未来,放下“小算盘”连成“一张网”,应该成为各个部门的自觉行动。
行政审批事项千丝万缕、相互交织,并且以往可能是“一个部门一把尺子”,今后放在一张网上,免不了要进行一番梳理和改进。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取消,该简化的简化,能异地办理的就异地办理,能共享信息的就不要群众重复提交材料。我们应继续践行这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加强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办证办事的融会贯通,努力实现从“群众多跑腿”到“数据多跑路”的根本性转变。“一网通办”不是简单的“集中办公”,而是要在“事项精简”“数据共享”“流程优化”等方面出实招、下功夫,深入推进行政审批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张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