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环保督察开展“回头看”之前,生态环境部专门制定下发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可谓精准及时,非常给力。《意见》特别要求,“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切中时弊,令人拍手称快。
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也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一些地方为应付检查、督查采取“一刀切”式的做法,带不来真实的蓝天,也带不来长流的碧水。对此,群众和企业颇有微词,中央和地方千辛万苦取得的环保成就,在他们心目中也就打了折扣。这正是由于生态环境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造成的。
“一刀切”式的工作方式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是变相的懒政怠政。环境治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对各项环保指标与工作的层层分解与严格执行。而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却将本该细致的措施和长久的对策,变成了简单粗暴统一关停来应付,实则把原本自己应担之责变相转嫁为群众和企业的负担。这种工作方式究其本源还是缺乏正确的政绩观以及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持久性、重要性。
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个常识。想通过几轮关停就能完成目标任务是行不通的。环保督查不仅要看到污染企业的关闭数量、一时的治理效果,也要看到关停是否精准、施策是否长远,更要关切企业背后所承载的经济、民生。如果治理整改时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督查之后过不了多久,关闭的污染企业又开始照常开门营业,合法企业的损失却已无法挽回。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实功实做,拿出“绣花”功夫,把环境治理工作做细、做精,在广泛的产业调研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退出机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处理,治理和整改都要制订可行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加强政策配套,注重统筹,分类施策。同时,也要完善考评考核机制,通过科学考核杜绝懒政怠政。更重要的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意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记者 辛自强)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