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覆盖范围扩至23.7%,设立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
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高职院校奖学金名额扩大两倍,助学金覆盖范围扩至23.7%,设立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些措施旨在提高职校的吸引力,长远看,要提高职校吸引力就要提高办学质量。
设立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年奖励2万人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适时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为支持创新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促进扩大就业,会议要求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拓宽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双创”企业获得贷款渠道,推动缓解融资难。
为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会议决定,结合高职扩招,从今年开始对高职院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5000人增至1.5万人;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至3.3%;国家助学金覆盖范围扩大至23.7%,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至3300元,并同步提高本科院校学生补助标准。同时,设立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从今年起每年奖励2万人。上述政策对包括公办、民办在内的各类职业院校一视同仁。
把职校办成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
“这是在招生端,提高中职、职高的吸引力的方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推出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政策,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荣誉制度,改变职校低人一等的形象。提高职校奖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应该是希望吸引更多学生报考职校。
熊丙奇认为,这类奖助政策的吸引力有限。学生不会因为有了奖助学金就去读职校,倒是有很多宁可花钱去念普高。现在很多学生觉得职校低人一等,还有一些学生觉得职校学不到什么东西。
如何真正提高职校的吸引力?熊丙奇认为,首先必须解决职校的地位问题。如果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性教育,同时职业教育人才的职业发展、职称评审等都低于高学历人才,那么职业教育的地位就是无法提高的。要推进职业教育地位的提高,就要把职业教育办成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有它自己的定位,有一套完整的办学体系、课程体系。
关于把职校办成类型教育,国务院今年年初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相关表述。在教育部举办的《方案》发布会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表示,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到了从参照普通教育的模式向产教融合、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类型教育方向转变。因此,《方案》第一句话就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要求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用5到10年时间,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
落实和扩大职校办学自主权
“现在整体社会对职业学校存在低端认识、带有歧视性的观念。”熊丙奇说,导致职业教育存在学校自身办学不认同、学生不认同、家长不认同、社会舆论不认同等不认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升办学质量,就存在很多阻力。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校企合作,一些企业并不是要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想着怎样去用学生的人力资源,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实习工。
对于提高职校的办学质量,熊丙奇提出,第一要落实和扩大职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有自主空间开设特色专业,进行课程建设。第二让职校办学者坚持教育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办好职业教育;第三加强职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人才培养中,坚持推进职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另外,在整个职校办学中,必须有严格质量标准。(记者 沙雪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