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干部,干字为先。领导干部只有担当实干才能将党中央的精神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才能为群众带来幸福生活,才能创造实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都要在干事业上下苦功夫,真正把精力和才干集中和用在所干的每一件工作上。为了干成事业,要夙兴夜寐地真干、实干、苦干、巧干”。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上领导干部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干成事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方法指引。
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创造业绩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我们干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革命先辈始终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树牢“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转”服从“公转”,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干事业必须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更加需要领导干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当坚定的行动派、实干家。坚持实事求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身体力行深入调查研究,听到真实声音,了解真实情况,把握真实材料,杜绝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循序渐进,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对看准了的事情,用钉钉子精神干下去,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见成效不收兵。
任何成绩都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干出来的。只有以诚心诚意、尽力尽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工作,才能干出经得住考验的业绩。然而,有的领导干部急于在自己任上出“显绩”,在“可视范围”打造“盆景”,“作秀”多“做事”少。我们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做表面文章,杜绝“围着表格转”“围着痕迹转”“围着材料转”等现象。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不搞脱离实际的互相攀比,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防止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成就事业必然会经历艰苦磨炼,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群众纷纷传唱“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新时代“赶考”路上,“延安作风”历久弥新。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布衣暖、菜根香,消除那些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摒弃那些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进取的念头,始终坚持“三个务必”,自觉拉高工作标杆,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勇挑重担、接续奋斗。特别是在困难面前,少一些等、靠、要,多一些闯、钻、拼,勇开顶风船、敢啃硬骨头。
干事业绝不是盲干蛮干,应当巧干会干。如何做到巧干会干?关键是提高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提升“八种本领”“七种能力”,领导干部要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努力锻造“金刚钻”、锤炼“硬功夫”、练就“几把刷子”、成为“行家里手”。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工作,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敢于探索尝试、善于改革创新,聚焦难点工作想出思路“破题”、找出办法“破冰”、拿出措施“破局”,用一个个具体的“小创新”落实“大战略”。学会“穿针引线”,统筹兼顾、合理分工,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冒小飞)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