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刘钟灵)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近日在参加新华网第十四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时表示,中欧关系需要排除泛政治化杂音干扰,才能行稳致远。2024年,中欧关系要实现稳定发展,有五大方面值得关注。
新华网第十四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近日在北京新华网总部举办。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进行主题演讲。新华网 杨霁昕 摄
崔洪建说,在欧洲政治发展过程中,最近10年出现了泛政治化现象。所谓泛政治化,是指以政治动员的方式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应对挑战。
他认为要理解泛政治化,需要理解它和其他概念的关系。比如,泛意识形态化是指无限强调和夸大所谓的政治正确性,更强调立场,而不强调真相。泛安全化是指安全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安全不断成为统辖各个政策的原则。因为这样一些变化,导致欧洲在政策形成过程中,政治和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崔洪建表示,泛政治化对欧洲和欧盟对外政策的影响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首先,泛地缘政治化,更多强调行为体之间的竞争和对抗,重新界定和划定彼此之间的距离;第二,战略化,近几年欧盟出台了许多战略,覆盖了方方面面,从太空战略到海洋战略,从芯片战略到半导体战略;第三,工具化,把一些原则性的共识转化为对它来说更有力的政策工具。
崔洪建指出,受到泛政治化的影响,欧盟对华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近几年,欧盟开始强调中欧之间的政治差异不断凸显,2019年,欧盟提出中国是“制度性对手”的概念。由于泛政治化不断挤压经贸合作空间,导致2023年欧盟提出“去风险化”作为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
崔洪建认为,受到欧洲泛政治化政策的影响,近两年来中欧关系受到很大冲击,除了政治互信层面以外,经贸和人文交流是两个重灾区。2023年,中欧关系实现了回稳态势,2024年,中欧关系要实现稳定发展,有五大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进一步夯实和提升中欧关系的战略高度。他说,去年主要任务是稳定下来。有些事情去年开了头,还没有做完,我们要接着做,中欧领导人达成的共识需要在有关层面和有关领域进一步落实。
二是人文交流。在2023年12月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同意举行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会议。对于中欧关系,没有人文交流对话,没有双边关系的民意基础,是走不稳、走不远的。相信2024年中欧关系人文对话是一个亮点,也会给中欧关系提供更多的支撑和稳定。
三是政治领域。国际上有多场选举。比如,11月份的美国总统选举,决定了未来欧美关系的走向,或者说跨大西洋关系的走向,也会影响到中欧关系。还有6月份欧洲议会的选举,接下来会展示出这两年所谓的欧洲内部政治生态变化,尤其是极右势力上升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在欧洲政坛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四是经贸关系。在欧洲搞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近年来一直遭遇瓶颈。中欧投资协定被冻结以后,没有足够好的法律环境支撑双方的经贸关系。中欧在贸易和投资审查的问题上,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此外,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将它上升到涉及欧盟产业安全和整体安全的问题,中欧相互妥协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五是地缘政治挑战。俄乌、巴以冲突仍在持续,欧洲把中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和立场与中欧关系挂钩,这对中欧关系产生的影响仍然会持续。现在的中欧关系,并不局限于中国和欧亚大陆另一端欧洲的关系。我们在中东发挥影响,欧洲人能感受到,欧洲跑到我们周边来搞印太战略、进行军事演习,我们也是有感受的。所以,现在的双边关系已经超越原有的所谓地缘政治的距离。
崔洪建表示,对于中欧关系来说,总的期待和目标是希望它能行稳致远。进入新时期,我们要适应变化,同时要主动去重新规划我们对欧洲的战略和政策。只有一个立体的、有机的、系统化的中欧关系,才能够帮助我们不仅巩固中欧关系,也以此为经验更好建构和其他大国良性互动的关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