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寂静的严冬往往酝酿着惊变。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1991年12月25日,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徐徐落下,代之以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苏联解体。2011年12月5日,也就是俄罗斯第六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结束次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普京游行示威。随后几天,示威游行接连不断。掌控俄罗斯政坛多年的强人普京,正遭遇政治生涯的空前挑战。
未来的俄罗斯,是继续走符合俄国情的强国之路,还是会发生“阿拉伯之春”式的“革命”?人们在深冬的风雨中观察着蛛丝马迹。
西方煽动的“舞弊疑云”
蔓延俄罗斯的这场政治风雨,直接的爆发点是所谓的国家杜马选举“舞弊”。此次杜马选举,是俄历史上首次允许所有注册政党参选的一次。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以下简称“统俄党”)、俄罗斯共产党、公正俄罗斯党等7个政党角逐450个议席。结果,统俄党得票49.54%,获238个席位,共产党获92席,公正俄罗斯党获64席,自由民主党56席。这意味着统俄党只赢得新杜马简单多数,失去了宪法多数。很多大事,如修改总统任期等,需要2/3以上议席支持,统俄党今后就不能独自操办了。
由于大选引入注目,共有近700名国际观察员和50万俄观察员对投票进行监督。环球人物杂志特派记者在投票站观察,也未见异常情况。然而,选举刚结束,“舞弊”一说就开始传出。12月5日,某投票站工作人员代填选票的照片和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当晚,反对派在互联网上串联后,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举行了“经批准的”集会,称统俄党为“骗子和小偷的党”。12月6日,反对派冒雨“非法”集会,喊出“俄罗斯不需要普京”的口号。统俄党支持者则同时举行“合法”集会,高喊“支持普京”、“谁仇恨普京,谁就是背叛祖国”。双方数千人对峙,甚至发生小规模打斗,警察不得不用人墙将其隔开,并抓捕非法集会者。12月7日晚,莫斯科市区的凯旋广场被警方用金属护栏完全封锁。但到10日,莫斯科等80多个城市再次爆发合法示威,有近3万人参加。很多人通过互联网联系,约定在自己的衣服、背包或汽车上悬挂白丝带,表达对“选举舞弊”的抗议。
整个过程中,西方挑拨的痕迹清晰可见。12月5日,大选结果一出,西方媒体纷纷以“普京遭遇挫折”、“普京危机”、“普京名望衰落”等标题进行报道。英国《金融时报》在社论中兴奋地写道:“俄罗斯人民已经表态,而且声音比预想的更加响亮……俄罗斯人民对普京创建的那套政治经济体制厌倦得有多么快。尽管俄罗斯当局使出了一整套肮脏伎俩,人民的不满仍然得到了表达。普京在过去1 1年里给俄罗斯施的魔咒已经失效。”
美国官员也走上了前线。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在社交网站上写道:“亲爱的普京,阿拉伯之春正在你家附近上演。”12月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指责俄杜马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正”,呼吁“俄罗斯选民有权利要求对操纵和欺诈进行全面调查,有权利让自己的声音被倾听和考虑。”
硬汉普京两手回击
对西方的算计,普京心知肚明。从年初开始,西方媒体就在炒作“梅普之争”,目的就是不让不招人喜欢的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今年9月的统俄党代表大会上,梅德韦杰夫推荐普京竞选下届总统,引起西方一片哀叹。在俄罗斯,普京的民意支持度一直高于他所在的统俄党,当选总统几乎没有悬念。于是,西方希望通过杜马选举打压普京。对此,普京明确地说,一些国家支持俄国内亲西方势力,目的是让俄在裁军和欧洲反导系统问题上更加顺从。
12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斥责希拉里及其他美国政客的言论“不可接受”,“只有俄罗斯民众才有权决定国家的未来,而不取决于任何人的偏见以及政治上的指手画脚。”12月8日,普京点名批评希拉里“妄下结论”,称她的话分明就是在“敲打俄罗斯”。普京强硬地说,希拉里的做法,“是要让我们不忘记在这个地球上谁是主人,他们有影响我们的手段。”
普京也敏锐地看到了一个危险的迹象:美国在花钱插手俄内部事务。12月6日,美国务院发言人托纳承认,俄杜马选举期间,某协会成员因发布违法信息而被拘留,这个协会,正是他们所资助的非政府组织之一。美国明年还将拨出900多万美元资助这类组织,以“确保俄明年3月大选透明公正”。普京说,外国的财政资助,“如果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比如医疗,那么这很正常。但当国外来的钱投入国内的政治活动时,我们应该好好想想。”
在回击西方干预的同时,普京告诫俄罗斯民众,不要被西方“忽悠”。“我们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明白,一些街头抗议的组织者想按邻国的模式闹事,他们有自己狭隘自私的政治目的。”他说:“在我们国家,人们不想见到吉尔吉斯或不久前乌克兰那样的局面,谁也不想要混乱。”他表示,执法机关会在法律框架下处理街头抗议活动。“如果民众依法行事,那么应该赋予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如果有人违法的话,那么政府和执法部门就应该用各种合法手段要求他们守法。”
底气来自政治现实
对西方的指责,普京可以横眉冷对,继续保持强硬,他的底气来自俄罗斯的政治现实。
首先,普京无可替代。虽然西方媒体高调唱衰普京,但从俄国内形势看,普京的实力仍然无人挑战,这一点西方也不否认。英国《卫报》说:“民调表明,与最高峰时相比,虽然普京的受欢迎程度近来有所下降,但他的支持率仍在50%左右。”英国《每日电讯》报道则称,尽管俄罗斯社会存在一系列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普京的受欢迎程度仍然相当高。“连批评者们也承认,俄普通民众仍将赞扬普京。因为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的无政府主义后,是普京让他们重拾了自豪感,且提高了生活水平。”
因此,即便统俄党大选失利,普京地位还是不可动摇。作为统俄党主席、政府总理,普京12月7日前往俄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了竞选下届总统的所有材料和文件。如果不出意外,10个工作日后,他将接到同意参选的资格证书,成为第一个参加俄总统竞选的候选人。这是普京在向西方释放信号——俄罗斯的政治进程不会受到丝毫的干扰。
其次,俄反对派的构成,也表明俄罗斯受“阿拉伯之春”影响的可能性很小。这一点,普京很放心。“反对派”在俄罗斯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杜马内的反对党,是体制内的反对派。如俄共、公正俄罗斯党等。他们属于左派和中左党派,在国家治理方针上与统俄党有分歧,但他们有时比统俄党更排斥西方。因此,他们会对执政党在某些政策上构成压力,但不会把俄罗斯引向西方。另外一个是体制外的反对党,即不够资格进入议会的反对派,比如受到西方支持的亚博卢集团及正义事业党等,但这些政党均没有跨过议会选举的门槛,亚博卢集团的选民支持率仅为3.5%。该党领导人指责本次大选“欺诈”,主张“重新举行”,俄罗斯的专家称,不管他们怎么说,还是没有民意基础。
在危机中调整
但是,普京从杜马选举的结果中也解读出了危机。他说:“当前经济萎靡,社会问题增多,统俄党在杜马选举中所获议席少于以往是正常的,也是符合现实的。”
此次杜马选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不满情绪。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需要联邦资金援助,因此支持统俄党。在外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印古什等地,统俄党支持率超过90%。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及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支持率则不足40%,有的州不足30%。分析称,统俄党在城市支持率低,在农村的支持率高,说明中产阶层对其不满,而中产阶层反腐败、反对社会不公的诉求最为强烈。
一直以来,腐败问题困扰着俄罗斯。尽管从2002年以来,普京曾实施过一系列反腐措施,但收效甚微。在2011年的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俄排名第143位(共约180个国家和地区),而在企业海外行贿排行榜上,俄企业则“表现突出”。据俄反贪污组织2010年8月发布的材料,俄官员贪污金额总数已占GDP的50%。此外,在俄罗斯,1/4的学历是伪造的;大部分教育部门80%的流动资金是不走账的。这个数字既荒谬,又真实得可怕。连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也称,腐败是俄罗斯社会的“头号公敌”。这次大选,民众用选票表达了对执政党反腐不力的批评。普京也坦诚回应这种呼声:“明年3月我一旦当选,将会与腐败作战,对中央政府重新洗牌,改革地方政府的人事制度。”
除了显示打击腐败的决心,普京也开始着手眼前的总统大选。这次杜马选举,普京看到了统俄党竞选工作的失误,也看到了民众的诉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俄罗斯“公众舆论”基金会主席奥斯隆称:“1999年(大选)时,人们渴望出现强有力的人物,能消除混乱;2003年时主要要求提高生活水平;2007年则是稳定。现在,人们开始渴望变革。这种渴望在投票结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俄国内的其他政治势力已经开始分享大选选票。”为吸引更多选民,普京把自己的总统竞选阵营建立在“全俄人民阵线”基础上。这是普京在杜马选举前就组建的,主要是拉拢党外精英人士。普京甚至提议让著名电影导演戈沃鲁欣担任总统竞选总指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人气。
曾有人问,将来走进克里姆林宫的是“新普京”还是“老普京”?普京说,自己将“顺应现代化的社会需求”。俄政府发言人则称,俄罗斯人会看到一个“全新版的普京”。经历了杜马选举这场政治风雨,“新版普京”会是什么样?人们不久之后就会看到。
摘自2011年第33期《环球人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