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镜头连中外丨一粒种子萌发的“咖旅”经济

字号+作者: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2025-01-27 21:1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镜头连中外丨一粒种子萌发的“咖旅”经济-春节临近,人们的年货清单里悄悄多了一样新的选择——不少刚刚在云南结束一段寻咖之旅的游客们,都选择带回一两'...

ry1品论天涯网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民来到位于老城区的Tomoca咖啡店内喝咖啡(1月8日摄)。该咖啡店于1953年开门营业,已有近72年历史。ry1品论天涯网

  春节临近,人们的年货清单里悄悄多了一样新的选择——不少刚刚在云南结束一段寻咖之旅的游客们,都选择带回一两袋自己亲手烘焙的精品咖啡豆,当做今年的特色年货,或馈赠亲朋好友,或自己品尝……ry1品论天涯网

  “咖啡”一词据传源自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南部地名“咖法”。相传在公元800年左右,一个牧羊人在埃塞南部咖法地区发现羊群吃了一种灌木上的红果子后兴奋不已,自己也尝了一下……就这样,咖法人开始饮用这种神奇红果制作的饮品。这种饮品也因咖法而得名咖啡,并通过贸易活动从埃塞传向世界,成为全球三大饮品之一。ry1品论天涯网

  埃塞目前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五大咖啡生产国,每年产量约60万吨。咖啡可谓重要的创汇来源。埃塞咖啡和茶叶管理局2024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上一财年出口咖啡29.85万吨,出口额14.3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埃塞约有500万小农户种植咖啡,逾2500万人从事咖啡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工作,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ry1品论天涯网

  埃塞俄比亚南部邻国肯尼亚,有着对咖啡同样的热爱。作为后发者,肯尼亚咖啡产业发展精细化程度较高,选育、分级、处理等方法择优借鉴他国经验,优秀的经验加上适宜的气候,高海拔地区出产的肯尼亚咖啡在国际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ry1品论天涯网

  非洲是咖啡树原产地,走出非洲的咖啡在各地开花结果,也来到了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已经成为中国咖啡主产区。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云南咖啡目前种植面积约120万亩、产量约14万吨,均占全国的98%以上。ry1品论天涯网

  普洱位于云南省南部,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拥有肥沃的红土地,为咖啡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目前,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2023到2024年产季咖啡生豆产量5.8万吨,稳居中国咖啡种植面积与产量之首。ry1品论天涯网

  在普洱,当地投入资金支持咖啡产业发展演变,一批集观光、采摘、品鉴和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咖啡庄园,吸引了国内、国外的游客前来感受咖啡文化。咖啡爱好者在庄园不仅能品尝世界各地的咖啡,还能通过参与咖啡制作课程、咖啡研学、品鉴会等活动,深入了解咖啡文化,感受咖啡带来的乐趣。白天在咖啡庄园采摘咖啡鲜果、学习咖啡知识和文化,晚上在历史老街的咖啡馆里感受悠闲时光……一日“咖旅”成为普洱当地流行的打卡方式。ry1品论天涯网

  一粒小小的咖啡豆在云南落地生根,萌发的“咖旅”经济正在蓬勃生长。ry1品论天涯网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工作人员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老城区的Tomoca咖啡店内烘焙咖啡豆(1月8日摄)。该咖啡店于1953年开门营业,已有近72年历史。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民来到位于老城区的Tomoca咖啡店内喝咖啡(1月8日摄)。该咖啡店于1953年开门营业,已有近72年历史。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这是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家咖啡店内拍摄的陈列架(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市民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处街边咖啡店喝咖啡(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咖农在肯尼亚基里尼亚加郡一家农场内采摘咖啡果(2024年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工人在肯尼亚基里尼亚加郡一家咖啡加工厂内晾晒咖啡豆(2024年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工人在肯尼亚基里尼亚加郡一家咖啡加工厂内烘烤咖啡豆(2024年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市民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座商场内选购咖啡(2024年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这是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开河村的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无人机照片,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工作人员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的咖啡晒场翻晒咖啡(无人机照片,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工作人员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的咖啡晒场翻晒咖啡(无人机照片,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游客参观咖啡晒场(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开河梅子庄园,一名游客查看晾晒中的咖啡(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咖农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天玉咖啡庄园采摘咖啡果(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咖农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天玉咖啡庄园采摘咖啡果(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咖农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天玉咖啡庄园展示采摘的咖啡果(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天玉咖啡庄园,庄园经营者玉吨(中)和工作人员庆祝今年咖啡丰收(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的“美丽星村 有风咖谷”咖啡体验中心,工作人员为顾客端上咖啡(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天玉咖啡庄园,游客听庄园经营者刘晓东(左一)讲解咖啡知识(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游客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的“美丽星村 有风咖谷”咖啡体验中心游览(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一名随父母来旅游的孩子体验采摘咖啡果(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的天玉咖啡庄园,和家人一起旅行的青岛女孩刘子萌体验翻晒咖啡果(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顾客在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享受休闲时光(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一家户外咖啡馆,两名顾客交谈(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一家户外咖啡馆,游客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一名女士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一家咖啡馆喝咖啡(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这是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白沙坡咖啡试验示范基地拍摄的发芽的咖啡种子(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这是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白沙坡咖啡试验示范基地拍摄的发芽的咖啡种子(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ry1品论天涯网

ry1品论天涯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一家咖啡馆,店员从店内陈列着各类咖啡相关产品的货架前走过(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ry1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service@pltyw.com

3
扫二维码添加收藏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