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库11月11日电 特稿|聚焦三大关键议题 巴库气候大会将影响全球气候行动走向
新华社记者郭爽 钟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已有30年。当前,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地缘冲突加剧,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因此,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承载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望。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大会,本次缔约方大会将有望制定新的全球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并就减缓、适应、损失与损害、《巴黎协定》第六条全球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一揽子平衡成果,对全球气候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这是11月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拍摄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专用车道。新华社发(托菲克·巴巴耶夫摄)
集体量化目标是最大看点
为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提供资金支持,是发达国家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更是其在《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下必须履行的义务。各方在被称为“气候融资大会”的COP29上,将就新集体量化目标进行谈判,制定全球2025年后的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以取代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的承诺。这项议题是本届大会的最大看点。
尽管各方都对新的气候融资目标表示支持,在大会开幕前也已展开多轮、多层次讨论与协商,但最终能否在资金数额、贡献方、资金来源类型等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将取决于COP29各方的谈判结果。《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此前表示,“要在巴库取得雄心勃勃的成果,我们仍面临艰巨任务”。
中国生态环境部在大会开幕前表示,中国将推动本次大会达成积极平衡成果,希望发达国家承担对发展中国家支持的出资义务,及早承诺一个远高于1000亿美元的具体目标数字。
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与会人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的一处展馆交流。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解决损失与损害基金争议
在此前两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旨在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的损失与损害基金已取得巨大突破。然而,损失与损害基金的推进仍存在诸多争议,资金承诺和规模、运营模式和相关政策等关键问题仍未解决。一些富裕国家拒绝将损失与损害基金纳入NCQG范围。因此,如何落实损失与损害基金成为COP29的关键议题之一。
COP29将优先讨论基金的运作细节和资金分配问题,以及四个战略优先事项,分别是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协同融资框架(包括灾害风险减少和气候变化适应融资),适应资金投入机制的转型,建立自然生态系统的科技预警体系和加强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这些战略优先事项将决定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具体实施方案。
目前,中国已在协助建立全球气候适应早期预警机制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中国生态环境部在大会前介绍,中国已经与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签署关于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三方合作协议。
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人们参加“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主题边会。新华社记者孟菁摄
推动实施《巴黎协定》第六条
全球碳市场机制对降低全球排放、加强全球气候合作和支持低收入国家获得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COP29的另一大关键议题是《巴黎协定》下的第六条全球碳市场机制。
虽然这项机制具有推动全球减排的潜力,但此前一直面临诸多矛盾。例如,碳信用的分配机制不够透明,导致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项目上的参与受限。与此同时,如何确保减排项目的实际效果、避免虚假减排,以及如何处理碳信用的跨国转移,也一直是热议焦点。
COP29期间,各方将讨论《巴黎协定》第六条第二款和第四款相关问题。目前讨论有所停滞,因此利益相关方热切期待COP29能取得突破。业界预期,如果全球碳市场机制在COP29落地,将会传递碳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信号。各国将在2025年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届时,缔约方可利用《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开展合作减排,帮助其达成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进一步提升减排力度。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以及诸多不确定性,中方指出,应坚定坚持《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多边主义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基本遵循和根本出路。COP29应给予国际社会信心和希望,解决全球如何实现气候雄心问题,证明国际社会具备实施手段和支持蓝图,能够团结合作推动转型。只有这样,气候雄心才不会沦为空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