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级海轮碰擦南京长江大桥后沉没 大桥无恙
2013年05月12日 16: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一船碰撞南京长江大桥后沉没18人获救 大桥暂无恙
中新社南京5月12日电 (张卫星 庞志东 朱晓颖)据南京海事局通报,5月12日4时20分许,一海轮碰擦南京长江大桥六孔与七孔之间的桥墩后,在大桥下游3.5公里处的北岸岸边浅滩处沉没,船上18名船员全部获救,大桥暂无恙。
经初步调查,该船在准备通过南京长江大桥过程中,突然大角度转向,与大桥六孔与七孔之间的桥墩发生碰擦,并导致船体破损并进水。清晨5时,该船在南京长江大桥下游3.5公里处的北岸岸边浅滩处沉没。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在长江上自主修建的第一座双层公铁两用桥,自修建以来已有53年历史,如今仍车流不息,大桥不堪重负:公路桥多年来超负荷运转,实际车流量是设计流量的8倍多,铁路桥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船舶穿梭,桥墩多年来也未穿上“防撞衣”。
随着船舶大型化、船流密度增大,跨江桥梁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目前南京有5座跨江桥梁,除高铁桥、南京四桥外,其余均未安装桥墩防撞设施。
此次碰撞后,南京长江大桥暂无恙。
当日碰撞发生后,南京市水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发布遇险船舶安全信息,调派“海巡0808”、“海巡0817”2艘海巡艇赶赴现场救助遇险船员,并通知调派拖轮、打捞救助船参加救助。
经调查,事故船舶“鑫川8号”为乳山鑫川航运有限公司所属,船籍港威海,本航次载12500吨石灰石由铜陵驶往福建罗源。
目前,海事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调查,并组织沉船打捞工作。
链接
去年9月6日,南京长江段江浦水域发生四船碰撞事故,一艘船翻扣江中,漂移到南京长江大桥5号桥墩上,桥墩受到撞击。如今一年不到,长江大桥再次被撞。
据了解,南京长江大桥建成45年来,共被撞35次,都因质量过硬化险为夷,堪称“桥坚强”,但人们还是不免担心。
实际上,南京长江水域现有南京长江大桥、二桥、三桥、四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江心洲大桥,不足50公里的江面6座桥,密度全国少见,它们的防撞能力究竟如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二桥、三桥虽适度采取了防撞建筑结构,但抗撞击能力只有5000吨。4000吨级货船以每秒5米,即时速18公里产生撞击力就近5000吨。
大胜关铁路桥江面上有5个红色“围脖”,紧紧包裹住主桥墩,可有效削弱30%的撞击力。5000吨级船舶碰撞桥墩后,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长江四桥的防撞水平为1万吨,长江四桥围绕桥墩做的一圈钢护结构是“模块式”的,哪块撞坏就拆下来换掉。
南京长江大桥因为建成最早,无设计代表船型,防撞能力在所有桥梁中最小。目前南京长江段每天有1000多艘超过3000吨的货轮航行,因此给大桥穿“防撞衣”势在必行。据悉,南京长江二桥、长江三桥也正在考虑推行穿“防撞衣”。(据现代快报)
相关文章:
【专题】“崩溃边缘”的毛时代:造的桥地震震不塌 炸药炸不毁 万吨轮撞不垮
【南京长江大桥】开坦克检验南京长江大桥质量
【桥档案】
桥龄:1960年动工建设,历时8年建成,1968年通车
桥长:1577米(正桥)
坚强的理由:汇集全国桥梁专家,严把质量关。时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曾调来约百辆坦克同时开过桥面,以检验大桥质量。
对桥本身的安全状况,上海铁路局南京桥工段相关负责人描述为“非常健康”。万方认为,按照当初设计建造的预想,该桥应在中年,“再用50年没问题”。
该桥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后,使过江时间由轮渡一个半小时缩短为两三分钟。
南京长江大桥在建设时,几乎汇集了当时全国所有桥梁专家。工程师万方介绍,当时技术和材料相对落后。不过,虽然受艰苦条件等因素制约,但对待建设质量十分严格,也没有现在工程转包的概念。
万方回忆,大桥建成通车后,时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曾调来约百辆坦克,同时开过桥面,以检验大桥质量。(详细>>>>)
【武汉长江大桥】 70多次撞击仍无恙 万吨轮也撞不垮
桥龄:历时两年建成,竣工于1957年10月
桥长:1156米(正桥)
坚强的理由:追求坚如磐石,工艺先进,修建时属世界领先。它的工艺被比喻为“栽牙齿”,先在河床岩石表面钻空,随后立柱,再用混凝土将其包裹。
这座大桥竣工于1957年10月,当时就有设计者说:“无论是工艺还是修建质量,武汉长江大桥都是当时世界领先的。”
钱学新回忆,当初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几乎集结了国内各个领域的专家,并有苏联专家提供支持。
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成立于1955年2月,主任是茅以升,委员包括罗英、陶述曾、李国豪、张维、梁思成等。
而有关武汉长江大桥坚固性的论证,当时的苏联专家西林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我们的设计前提是假设由二列都是双机牵引装满货物的火车,向同一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开向桥中央,在同一时间内,来个紧急刹车;假设在这一时间,公路桥排满了汽车,也来个紧急刹车;假设在这一时间内,武汉发生了地震,江上刮起了八级大风,又有具有三百吨的水平冲力船碰到桥墩上,大桥仍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钱学新讲述,当年建桥,所有建筑材料都有严格的甄选标准:选材来自外省工艺较好的地方;水泥选取至少是500号以上的标准,强度大,而当时普通建筑均为300号左右;砂石会先运回工地试用观察,合格后再做采购;工人一定要用小锤子敲击钢梁上每一颗铆钉,总数达好几万颗。
黎阳评论:万吨轮迎面撞上武汉“长江第一桥”的桥墩,船撞得稀烂,而桥仅仅“有轻微震动”、“桥上铁路和公路的行车均比较通畅,没有具体受损情况,交通和人群没有过分聚集,情况非常稳定,跟平时一样”——这桥的质量没的说,绝对过硬。如果这桥即便不是“豆腐渣工程”而仅仅质量一般,又岂能经得起万吨轮一撞? (详细>>>>)
【相关报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