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中俄军事合作迈向机制化常态化

字号+作者:记者 来源:新华网 2013-07-14 08:2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参演军舰在编队航行中。王庆厚摄   7月5日至12日,代号为“海上联合—2013”的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附近海空域举行。演习落'...

cEJ品论天涯网

  我参演军舰在编队航行中。王庆厚摄cEJ品论天涯网

  7月5日至12日,代号为“海上联合—2013”的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附近海空域举行。演习落下帷幕之际,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张军社分析,这次演习将成为推进双方联合军演机制化、常态化的重要一步。cEJ品论天涯网

  记者:从2003年8月“联合—2003”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算起,近10年来中俄已经举行过8次军事演习。这次演习的总体情况如何?意义在哪里?cEJ品论天涯网

  张军社:联演期间气象条件复杂,但总的来说,这次联演非常成功。中俄双方相互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俄方在锚地防御、蛙人袭击、反潜等方面值得我军学习。与以往相比,这次联演最大的特点就是中俄双方混合编队、互派联络官,更加密切了两国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cEJ品论天涯网

  我们知道,军事演习是深化两军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次中俄海上联演就是展示两国两军互信和务实合作的具体体现。这次演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此次联演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双方的政治互信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要求军事关系也有相应的深化。cEJ品论天涯网

  其次,这次演习有利于加强两军战略互信,深化两军友好务实合作。可以预期,军事演习将成为中俄两军正常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军事演习是平时训练的最高级形式,两国海军通过演练遂行海上联合军事行动的指挥和协同,检验和提高两国海军共同应对海上威胁的能力,对于增进两军务实合作能力、提高战略协作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这次联演也进一步提升了双方对联合演习的组织协调能力。cEJ品论天涯网

  记者:这次联合演习,中俄双方参演部队进行了联合防空、联合护航、联合解救被劫持船只等课目演练。有哪些看点?效果怎样?cEJ品论天涯网

  张军社:联演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系列海上联合防卫作战行动,包括舰艇无设防锚地防御、编队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打击海上目标、联合护航、联合补给、联合搜救、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等;二是实际使用武器,包括对海上目标射击、对空中目标射击和发射火箭深弹等;三是海上阅兵。cEJ品论天涯网

  这是中国海军迄今一次性向国外派出舰艇兵力最多的中外联合演习。此次联演,中方派出了由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和1艘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这对组织指挥、后勤保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锤炼我海军远海行动能力。cEJ品论天涯网

  俄罗斯方面首次出动了战斗轰炸机和潜艇参加中俄海上联演。在继续派出“无畏”级大型反潜舰的同时,还增加了“现代”级驱逐舰。而俄罗斯海军的苏—24M重型战斗轰炸机以及常规潜艇,也首次出现在了中俄联合演习场上。cEJ品论天涯网

  海上联合防卫作战行动是演习的亮点。比如,在反潜、防空等联演课目中,双方军舰上的多种雷达和光电、通信等电子设备都被打开和使用,装备的战术及技术特点向对方展示,体现了两军战略互信水平。cEJ品论天涯网

  演练课目的设置反映了中俄双方在海上安全问题上面临共同的问题,有着共同的需求,同时也显示了双方共同维护海上安全的决心,这是双方联合展开这些演练的重要基础。联演既锻炼了我海军自身的能力水平,也提高了中俄双方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cEJ品论天涯网

  记者:这次演习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招来了各种猜测。这次演习对于地区和平具有什么样的影响?cEJ品论天涯网

  张军社:两国还将于7月27日至8月15日在俄车里雅宾斯克举行联合反恐军演。两场军演不仅显示中俄军事合作迈向机制化、常态化,也展示出中俄军队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和能力。cEJ品论天涯网

  此次中俄海上联演是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按照两军交往计划,努力营造周边安全环境的年度例行性军事活动。演习不针对第三方,不会对任何国家的利益构成威胁。cEJ品论天涯网

  与亚太地区一些国家举行的联合演习相比,中俄海上联演的课目不具有进攻性,突出了联合护航、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等演练项目,体现了中俄军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所做出的努力,展示了两军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信心和能力。(记者 倪光辉)cE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