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我辈就是要早立奇志,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奉献一切,以后我就叫刘少奇。”
12月19日,伴随着青年刘少奇的铮铮誓言,讲述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青春奋斗历程的电影《走出炭子冲》观影活动在国史学会举行。该电影近期将登陆各大电影院线,并在央视电影频道播映。“政事儿”在现场注意到,刘少奇之女刘亭、毛泽东外孙王效芝、任弼时之女任远芳、张云逸之子张光东等革命后代参加活动。
1898年,刘少奇同志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炭子冲。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中华民族正陷入内忧外患的深重苦难之中,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况令人痛彻心扉。刘少奇同志青年时代就立下拯救民族危难的远大志向,积极投身反对袁世凯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二十一条”的斗争,写下了“誓雪国耻,毋忘国耻”的血书。在五四爱国运动洗礼下,他走上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并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他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政治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坚信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这年冬天他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刘少奇同志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事业。
《走出炭子冲》讲述的就是上个世纪初不甘屈辱和压迫的少年刘少奇,带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改变命运的追求,从湖南宁乡偏僻的小山村炭子冲走出来,走向革命道路的故事。
刘少奇的女儿刘亭在观影过程中几次流泪。她说,“拍摄片子有一定难度,但这部片子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尺度把握得特别好,很有人情味。对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青年一代来说,有很强感染力。”
观影结束后,刘少奇女儿刘亭作交流发言
刘亭认为,父亲刘少奇在20世纪初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日子里,从偏僻的小山村炭子冲走出来,历经千难万险,从改变自身命运到追求改变穷苦人的命运以及整个国家的命运,并前往十月革命的故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走出炭子冲,其实就是走向真理,走向革命,走向救国救民的伟大民族复兴之路。
电影总策划、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副主任黄峥说,“习近平总书记用‘五大榜样’高度评价了刘少奇同志的一生,我们用一部电影展现老一辈革命家青春奋斗的足迹,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让广大观众和青少年共同探寻刘少奇不平凡的成长足迹,体会一代伟人寻求真理的报国情怀,感受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激情岁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政事儿”注意到,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也曾在《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一书中讲述刘少奇走出炭子冲的故事。
刘源说,“旧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丧权辱国、受尽欺侮,列强分中国,混战遍南北,国人首先感觉到的,最痛心切身的,就是要保种、要救亡。父亲自幼,最着迷的故事,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最喜爱的诗句,是‘何须马革裹尸还’;最崇拜的偶像,是黄兴、蔡锷、孙中山。不满17周岁,他就领头参加‘内除国贼、外抗强权’‘勿忘国耻’‘不当亡国奴’的抗议游行,并给自己改名‘刘卫黄’,意为‘保卫黄种人’,捍卫炎黄子孙。他给自己第一个儿子起名叫‘保华’,同样是保卫国家、保中华民族之意。卫黄保华,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后辈的重托。”
“政事儿”(xjbzse)撰稿、摄影/ 何强 校对 李立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