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国家发改委:按联合国标准,我国人民生活已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字号+作者: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5-12 18:06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新网5月12日电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1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体现社会品质和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按联合国'...

  中新网5月12日电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1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体现社会品质和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超过37辆,比2012年翻了1倍还多。TDt品论天涯网

TDt品论天涯网
TDt品论天涯网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TDt品论天涯网
 TDt品论天涯网

  12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就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建设,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请问在推动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何更好满足老百姓的新期待?TDt品论天涯网

  胡祖才回应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的质量和社会的共享水平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全方位跃升。TDt品论天涯网

  第一,绝对贫困人口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在此基础上,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TDt品论天涯网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至2.5:1。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多人。体现社会品质和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超过37辆,比2012年翻了1倍还多。住房条件也显著改善,城镇棚户区改造3961万套,惠及9000多万居民。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000多万户,1.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享受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人民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都成为了大众消费,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日益彰显。TDt品论天涯网

  第三,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这十年,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教育水平得到了历史性的提高,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了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至88.1%,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幅提高,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国家医学中心加快规划布局,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向全国,超过85%的县级医院具备二级医院服务能力。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的效果明显,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普遍增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更加有力,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9岁,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农村路、电、邮、信等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TDt品论天涯网

  第四,社会保障网全方位织密织牢。这十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3亿,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报销比例持续提高,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兜底网更加牢固有力,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保障标准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升。TDt品论天涯网

  胡祖才指出,过去十年的民生建设成就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加大对薄弱环节、重点地区、困难群众的倾斜力度,努力让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TDt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