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这件事情对于当今知识界而言,几乎是一个禁忌,所以谈论它是有较大风险的。上世纪末,伤痕文学盛极一时,我们所听到的知青上山下乡几乎与遭到迫害划等号,虽然后来文学界逐渐有人开始反思这股风气的不正常,写出了与伤痕文学结论完全相反的寻根文学作品,但终究伤痕之风已成,后面说什么都没用了,以至于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竟很难找到几个能心平气和讨论这件事情的人。可这件事情对于当代社会而言,是有其重大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对于他们人生方向的指引有其重大意义。所以还是觉得应该把我自己的经历以及思考写下来,以供更多人学习、交流、讨论。
我是一名90后,当然没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事情,但我的学习成长经历却一直跟老知青息息相关,这也就增进了我对这件事情的好奇。大学期间,我曾多次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支农支教”、“社会实践”等活动,所到之处遍及好几个省,所见所闻几乎囊括了当代社会底层的种种现象,这也就促成了我对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很多现实性思考,以及社会意义所在。
2010年,我到广东上大学,陆续参加了十几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下乡活动,每次下乡的内容各有不同,围绕学校周边方圆百里之内几乎走了个遍。我们有时候关爱老人,到敬老院献爱心;有时候关爱留守儿童,做一些支教活动,给他们送一些书笔文具等等;也有时候下乡帮助劳动力匮乏的农户收割庄稼。时常会听村里的老人谈论当年知青插队的事情,说到最后,老人们总是会有这么一句感慨:“当年的知青能吃苦耐劳,现在不行咯。”现在究竟指什么,是指我们这些大学生吗?也许只有这种猜测比较符合事实吧。
从这些活动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在老人们看来,我们似乎就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弱书生呢?而事实也真就如此,我不敢说当代青年有多文弱,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是不是一种常态,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还真是能不出力就不出力。去年网上对“躺平”一词争得面红耳赤,却是无数青年的真实写照,当社会就业成为一大难题时,“躺平、啃老”便成了青年们的一种选择。很多人批判,年纪轻轻怎么可以这样呢?国家建设还大量缺人,你这一躺平一啃老算怎么回事?可问题是,青年即便不躺平,他们就有出路了吗?送外卖?搬水泥?还是上流水线?哪一条能看到希望?
上学的时候经常听人讨论这个问题:刷盘子还是读书?不管谁站出来,答案都是读书,因为读书才能看到一点希望。可无奈的是,大学毕业后,很多人面临的依旧是这个问题!送外卖还是读书?搬水泥还是读书?上流水线还是读书?亦或者,这一切都没可能了,不管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都看不到一点希望,最后只能躺平。所以去年网上对于“躺平”的批判那么多,我却不急于下结论,虽然我还年轻,但我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已经不少了,很多问题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坦白讲,如果青年还有的选择,鬼才愿意躺平呢!问题是,他有的选吗?
2012年暑假,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贵州支农支教活动,当时和我一起参加这个活动的人多达六七十位,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我们聚集到贵州一个比较偏远的农村,每天的工作就是教大山里的孩子们学习各科知识,以及帮助农户干农活。那段时间正好遇上土豆成熟,很多留守老人无力挖收,我们便下地帮助老人们挖土豆。贵州地方的土豆都是跟玉米套种的,土豆成熟了,玉米却未成熟,所以挖土豆时,不仅要尽量确保土豆不挖坏,还得确保不把玉米给挖断了。这种事情对于农村来的学生难度不算太大,可对于城里来的就太煎熬了,不要说一天顶着太阳很难受,能坚持挖一整天,并把土豆背回农户家的都不多,更何况在玉米地里不挖到玉米这种“高难度”动作,简直就是赤裸裸地考验人的耐心。没干几天便有农户上门反应:“你们这群大学生不行啊,虽然很感激你们帮我们收土豆,但你们把玉米挖断得太多了。”说到最后,老人也很无奈,顺嘴提了一下当年知青插队到他们那里的情景,一开始跟我们差不多,但待上几个月后,那些知青对于干农活便得心应手了,也没有人还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状态,为农村做了不少贡献。我们听后都感惭愧!
可是,当我回到学校,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说给朋友听时,他们都嗤之以鼻,觉得我那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即便在城里无所事事,最后至少能混口饭吃,也好过这种无意义的体力劳动,既得不到农户肯定,又把自己整得黑黝黝,何苦呢?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跟这些朋友已经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了,我认为那一个月的支农支教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让我知道了农村需要什么,而我们需要什么,但在那群朋友看来,竟是如此的不值一提。因此我们分道扬镳了,这些年回想起来,我一直不后悔自己的大学生涯经历了那么多,有同班同学调侃我:“大学过得很洒脱,视专业如浮云。”我笑了笑,没回答。
这跟知青上山下乡有什么关系呢?大有关系。很多人以为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害了他们,殊不知,在那个时候,知青全都挤在城里无所事事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说句难听话,如果历史真那样发展了,必定又有文人会说:“那时的中国不懂得人才利用,让很多知青长废了,养出一身毛病,简直就是白白浪费了几十年国家发展的大好机会!”文人就是这样,一支笔在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谁在乎这种无耻谰言会对历史造成怎样的困扰呢。
事实上,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那时的中国,工业水平不发达,城市就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不管你是进工厂,还是做点什么别的,都没有太多路可走。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农村这片天地闲置了下来,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地方,哪怕到了今天,农村很多问题无人解决,无数青年却“躺平”了。比如:我们的工业都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了,关于提高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些科技有吗?互联网?人工智能?还是机械化?我国是一个山多平原少的国家,面对那么多山地,有人想过怎样将其变成丰产良田吗?农业生产不出足够多的粮食,我们就不能算是可以独立自主,和平时期看不出问题,一旦遇到竞争较量,短板立马就凸显出来了,谁来补这块短板?
而这样一些问题,当年知青上山下乡还真就把它给解决了!
2014年,我大学毕业到昆明工作,跟昆明地区许多老知青交流时谈及此事,他们对于知青上山下乡充满着深深的怀念之情,将自己插队的农村称为“第二故乡”,很多人现在老了,每年还会回到那里去看看,跟当地同龄的农民朋友谈天说地。我问他们:“当年你们上山下乡,除了增加农村劳动力以外,有没有给农村带来点别的东西,比如你们所学到的一些知识什么的?”老知青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有啊,当然有,多了去了!”然后便纷纷举出各种例子。比如:改良农具,像播种机、犁田机,甚至有些地方还用上了机械,那些小的改良就更不用说了,多如牛毛。正是知青上山下乡,亲自体验了各地农村不同的土质、气候环境等,然后用自己的所学因地制宜,改良出了更符合当地农村使用的工具,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北大荒”已经成了中国的粮仓,它是怎么来的?就是知青上山下乡因地制宜弄出来的,整整造福了中国几十年,还将继续造福下去。
此类事情,我在贵州支农支教的时候就想过了,当时农户挖土豆的锄头只有巴掌那么宽,却将近有一厘米厚,对比我们老家那种二十多厘米宽,两三毫米厚的锄头,虽然名字都叫锄头,样式却悬殊如此大,这是为什么呢?地理环境造成的。贵州山多石多,一锄下去都是石块,锄头如果比较宽比较薄的话,估计挖不了几锄就得崩坏;而我们老家虽然山也多,但石不多啊,都是青沙土,松散好挖,一锄下去能挖很多,锄头如果比较窄比较厚的话,就会变得又费力效率又不高了。类似这样的问题,你不亲自到当地干一段时间农活,怎么可能发现得了呢?你如果发现不了这些问题,又拿什么来改良农具,促进农业生产?
所以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却关乎国计民生。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大机械化农业生产只能集中在“北大荒”,以及新疆建设兵团等极少数地方,而其他地方却用不了?不就是因为缺乏懂技术的人才吗?没人实地研究,坐在办公室里又能发明出什么东西来呢?河南河北一带最近这些年秋收后,秸秆都是一个大难题,烧又不给烧,堆放又占地点,有人出来解决吗?其实从这个方面也不难想到,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给农村带来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有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些农业机械,大部分都是那个时候人们摸索着搞出来的,后来各家田地不集中,变小了,很多大机械用不上,然后只能轻型微型化处理,就成了今天农业生产的利器。这就是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给农村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有本事,有贡献,有自我思考意识的知青都体会到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什么意思,反而是那些整天凄凄哀哀,自己如何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文人,最后就留下了一地伤痕,不断向世人控诉。其实想想也挺可怜的,自己学了那么多知识,最后却把自己困毙在了知识的囚笼里,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悲哀呢?思想这种东西,你如果心向光明,不久后便能看到一片光明;你如果心向黑暗,那么不管过了多久,你所面对的依旧是一片黑暗,不提则罢,一提都是泪水。
2016年,我在某农场劳动,便经历了类似于知青上山下乡的事情,好与坏暂且不说,单就对于人的思想改造这一点,听起来就知道有多艰难了。我相信当年的很多知青上山下乡也有这样的感受,毛主席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可自己真正身处那片广阔天地时却发现,不仅没有什么作为,反而还时不时遭到农民朋友的嘲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等,这种内心的挣扎是剧烈的,搞不好某些人就要直接崩溃,乃至怀疑人生了。怎样过思想这一关,使自己正确认识农村这片天地,从而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每天的日常劳作中?这已经不是一个知识多少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思想、心态能不能打开的问题。
看过《决裂》这部电影的人,应该还记得影片中的那位女老师吧。校长组织同学们上山砍竹子盖学校,那位女老师也在其中,可当她看准一棵竹子要砍的时候,却被前来帮忙的农民大爷叫住了,说她要砍的这棵竹子还没长成,太嫩了,不能盖房子,顺便农民大爷还来了一句:“亏你还是老师呢。”那位女老师一下子感到无地自容。这种事情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一个“术业有专攻”的问题,但放到特殊的环境中,其杀伤力却是惊人的,幸亏那位女老师看得开,农民大爷递过来一杯水后,她的心态马上就转过弯来,继续投入到劳动中。可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那位女老师一样心态好,说不定就因为农民伯伯这么一句无伤大雅的调侃,一些人心态就崩了,觉得自己被迫害了,就写了伤痕文学。当代青年因为心情不顺,各种路怒症,或者暴脾气什么的就能爆发出来,你可想而知思想、心性的改造何其艰难了,我一点也不怀疑当年的知青有人因为此类事件,在后来的社会中不断控诉自己当年是怎样遭到迫害的,搞不好就差没死成。
在我进农场的前期,基本上每天都投入到劳动中来,疏花疏果、堆肥施肥等,一直不知道进农场学习究竟学点什么?有人说:“来农场,如果你只看到农场的劳动,那恰恰说明你的无知。”好啦,除了劳动还有什么呢?无数的思考,乃至思想的进步,都是在劳动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不看到劳动又能看到什么?回想当年的知青,他们上山下乡后,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劳动中,不看到劳动又能看到什么呢?从农场离开后的这些年,我大概知道了,劳动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体会自然、社会变化的关键,也是自己立志改造世界的起点,说到底,劳动是为了自己思想的成长做铺垫。如果这一切都体会不到,只知道劳动就是劳动,那还真是无知了。
在进农场的中后期,我们一直在说要成长,要进步。这些话放到当年的知青身上,几乎也是一样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果仅仅只是一句口号,那国家建设靠谁?社会主义建设又靠谁?如果知青上山下乡仅仅只是去搞点农业生产,提高点粮食产量,那国家还怎么发展?我们还哪来那么厚实的工业、农业基础?农村再怎么贫困落后,养活全国八亿多人民问题并不大,如果知青上山下乡仅仅只是提供劳动力,那最多算是锦上添花,对农村发展并没有多大帮助。可事实并非如此,正是知青上山下乡,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这种推动力根本就是雪中送炭啊!所以,知青上山下乡既使农村得到了成长,更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成长。文弱书生究竟能在城里干什么?我们不知道,看看今天“躺平”的青年一代,我们很难想象这会是有希望的。可反观当年返城之后的知青,无数人意志坚定,几乎成为各大公司抢破头皮都需要的人才,就知道知青上山下乡有什么样的成长与进步了。
知青上山下乡的电影有很多,我相信当年那些知青看着这些电影,也会有我在农场听着别人说成长一样的感受。电影里的人也是知青,他们做得那么好,我为什么就做不好?人比人,往往会气死人。所以,知青的压力很大是事实,但真正走出来的知青,后来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也是事实,伤痕文学所说仅仅只是成长不好,又心里难以释怀的那部分人,甚至是少部分。
我看知青上山下乡,就像看一本丰富的人生哲理书一样,跟着毛主席的思路走,他想要青年成长为什么样?全在知青身上。当年的知青,如今已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不仅能够独当一面,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而且能够为社会做出最理想最明智的选择!这不就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吗?我们现在很多青年迷茫了、躺平了,回想一下,我们所缺失的,不就是当年知青从插队农村的经历中所获得的那一部分吗?所以,当代青年真应该好好学一学知青上山下乡这一课。我记得以前的老课文中有一篇,题目叫做《农村是一所大学》,就是一名知青根据自己的插队经历写成的,看过之后,相信很多人会有一种内心通透的感觉。
【文/轻松笑,红歌会网专栏作者。首发微信公号“红歌会网2022”,欢迎扫码关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