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世界观改造问题
知识分子是由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在五千年私有剥削制度的社会中,知识分子总是附属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并为其服务的。随着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分子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立场,这就有一个世界观的改造问题。
1967年5月,毛主席在“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讲话”中曾提到:
“本来想在知识分子中培养一些接班人,现在看来很不理想”(《毛泽东年谱》第六卷第89页)。为什么呢? 主席认为:
“知识分子包括仍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党内到党外,世界观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的。……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必须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阶段,很好地改造世界观,否则就走向革命的反面。”
那么,要革命的知识分子,怎样才能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呢? 笔者以为,必须解决“过三关”问题。
第一,过家庭影响关。
“在阶级社会中,毎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泽东:《实践论》)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影响深远。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贼生儿子掘壁洞”之说,虽有些过分,但也不无道理。
毋庸讳言,知识分子就其多数都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的很少。因为在私有制社会里,剥削阶级子弟才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求得更多知识,成为知识分子。既如此,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自幼遭受剥削阶级思想的浸蚀。新中国建立后,剥削阶级家庭中又“冒”出不少“地富反坏右”,并遭受冲击。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如果不能与家庭划清界线,冲破“家庭影响关”,必然与新社会的一切格格不入,又何谈世界观改造?
要过剥削阶级的家庭影响关,必须转变原先的阶级立场,真正站到工农大众的立场上来。必须以国家、民族和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好恶为重,以此来思考问题。如果摆脱不了剥削阶级家庭的影响,就不可能进行世界观的改造。
第二,过传统观念关。
“传统观念”,是指由五千年私有剥削制度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私”字观。由此派生出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的观念。《共产党宣言》明确宣告: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社会主义崇尚一个“公”字,它与传统观念是水火不容的两极。公有制社会主张集体利益优先,在保证集体利益中实现个体利益;而传统观念恰恰主张“私”字领先,为一己之私允许侵占集体利益。当今26个富人竟然可以占居世界上一半财富;而世上却有70%的人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这也就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普遍陷入因两极分化极致化——导致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缘由。
五千年的私有剥削制度,造就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上层、中层是官僚、剥削阶级和依附于他们的知识阶层;占人口极大多数的工农劳动人民被压在最低层。凡爬到了中、上层的人们,就再也不愿与下层工农大众同命运。共产主义就是要求平等、公正,消灭剥削、压迫,解放全人类。革命知识分子唯有从传统“金”字塔式社会结构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与传统观念作彻底“决裂”,与下层人民打成一片,才能完成世界观的改造。
第三,过知识私有关。
知识分子拥有知识,总以为这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就形成了“知识私有”观念。正因此,知识分子往往染上脱离工农,骄傲自大、文人相轻等臭毛病。
其实,知识分子获得知识,除了有他本人努力的因素外,主要的还有以下的多种因素:一是前人知识的积累(所有知识,都是一代又一代前人的传承与创造);二是当代社会提供的条件(诸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以及社会提供的教育环境,等等)。应该说,个人努力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因素。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知识就不会被视为个人私有,应该是社会公有。
然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知识私有”成为理所当然。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知识私有”观念必然会与公有观念相抵触,造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知识分子唯有与“知识私有”观念作彻底决裂,才能改变世界观,就像钱学森那样,把知识无私奉献给人民,才能成为革命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只有经历“过三关”的考验,才能解决世界观的改造问题。
毛主席说:
“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
当然,“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唯有如此,知识分子才能在历史上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