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杂谈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背后的故事

字号+作者:张承林 来源:民族复兴网 2024-06-28 20:2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笔者珍藏了一幅七十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该画以毛泽东1921年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举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为题材,展现'...

笔者珍藏了一幅七十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该画以毛泽东1921年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举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为题材,展现了中国人民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在乌云笼罩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不畏艰险,脚踏实地,风雨兼程为中华民族寻找生路的英雄气概。在伟人去世48个春秋,中国共产党迎来个103个诞辰的今天,重读该幅油画更加具有纪念意义。gCV品论天涯网

翻阅该画作者刘春华的资料,《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最初作为江西省安源煤矿筹办“毛泽东思想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中的一幅画,于1967年10月1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首次展出,次年5月《人民画报》以“毛主席去安源”为名、用彩色夹页首次发表,7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再次以彩色单页形式隆重公开发表,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其后被广泛印刷发行,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被公认为“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幅油画”。gCV品论天涯网

该画采用左右对称式构图,着力刻画了青年毛泽东身穿长衫,手拿油纸伞,身后是翻滚的乌云,脚下是沉降的地平线和低矮的远山,一代伟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险,阔步向前的光辉形象如在眼前,旗帜鲜明地向世人宣告——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正如最初刊登该画的《人民画报》著文所说:“革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诞生,成功地表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光辉形象和革命实践,是一幅热情歌颂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艺术珍品。”“开创了无产阶级美术创作的新纪元”。据说伟人后来看到这幅油画后曾点评说:“神气还像我,只是这衣服太好了,我那时没有这么好的大衫,都是旧的,没有这个好……伞也对,时常下雨,出门都带把伞。” 该画后来被收入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本作插图,并被仿制成上百种毛主席纪念像章、刺绣、陶瓷、石膏工艺品等,广为传播。60年代杭州东方红丝织厂工人以此画为蓝本制作的2.2 x 1.5米巨幅织锦,1992年10月13日在北京21世纪饭店拍卖,以6.3万美元成交,创造了中外美术史上的神话。1968年中国人民邮政还发行了《毛主席去安源》40 x 60mm邮票,全套1枚,面值8分,发行总量5000万枚。该票采用大幅票面,较好地反映了油画的原貌,深受人们喜爱。为确保毛主席像在邮票上的尊严和清晰,发行时邮电部通知规定,凡贴有《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的邮件,邮戳应盖在邮件正面空白处,一律不得盖在邮票上。没想到此举为某些人不销票多次重复使用该邮票钻了空子,邮电部为此进行了研究,认为邮票仍要盖销,但最好不要盖在毛主席的脸上,而是盖到邮票的左右两角,于同年11月通知恢复盖销寄发,由此受到集邮迷们的钟爱。非洲尼日尔共和国也发行了《毛主席去安源》邮票木质小型张,木质邮票在印制上远比纸质邮票困难,该邮票共发行3000枚,单枚面值6500西非法郎,相当于75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尼日尔对这枚邮票的重视。gCV品论天涯网

1995年10月刘春华将该画交中国嘉德公司拍卖,被中国建行以605元竞拍收藏,创下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也是建国以来创作的作品中唯一一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的美术作品。始所未料的是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诉讼,当初展出该画的负责人认为刘春华行为属于侵权,北京国有资产管理局认定该画为国有资产,应收归国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将刘春华告上法庭,要求将此画归为馆藏,一时间沸沸扬扬,成为轰动中国美术界、司法界的公共事件。时过境迁,与该画有关联的当事人大多已经过世,说不清理不断的版权之争已尘埃落定,剩下的唯有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如封坛的老酒愈加焕发出诱人的沉香。据喜欢“红色”收藏的人士投露,该画文革年代的印制品如今每幅已达几百元不等,且赝品居多。gCV品论天涯网

伟人已逝,光彩依旧。人民怀念毛主席的“毛泽东热潮” 如洳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在中国毛主席——毛泽东——已经深深扎根在他毕生为之奉献的人民群众心中。从革命的圣地到伟人的故乡韶山,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天山脚下,万泉河边,人民时时刻刻在呼唤着一个名字——毛泽东——你在哪里——你的人民想念你! 2002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江西省萍乡市应人民群众的意愿依照该画原作中毛泽东的形象,塑造了一尊毛泽东青铜雕像,安放在萍乡市安源煤矿新建的广场上,作为萍乡市的标志性建筑接供大家敬仰膜拜,也算上乎天意,下顺民心的一份功德吧。gC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