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粟戎生写给山东省军区领导的一封信
近日,看到网上流传粟戎生同志写给山东省军区司令员、政委的一封信,主要内容是反映有人在孟良崮战役遗址上为张灵甫设碑立传供人参观一事。对此,引起网民热评。信的内容如下:
“司令、政委:
你们好!
我以前在北京军区工作,现在退休在家。今天占用你们一点时间,反映一个情况,请你们酌处。
近日收到原炮12师团长刘庆官的短信,他的一位战友去了孟良崮现场拍了录像,送给刘团长看。刘看后写了几句诗发给我:
‘观孟良崮战役遗址录像有感:只闻为酋招魂,不见我军神勇;宣传毫无底线,统一还靠实力!’
国民党方面一些人,包括张灵甫的家人,找到张灵甫当年的指挥所进行祭奠,声势比较大,而且长期摆设,社会影响不好。现在是和平民主的社会,张灵甫死在孟良崮,他的家人到此来祭奠我们可以理解,也不干涉。但不能把祭奠物品长期摆设,甚至作为景观供人参观,这是绝对不行的!否则我们何以面对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难道打张灵甫歼灭74师打错啦?!在解放战争时期,张灵甫的双手是沾满革命人民的鲜血的,我们绝不会忘记!我们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张灵甫在抗日时期参加抗战,也是有功的,可以祭奠。但他在哪里抗战有功就去哪里长期祭奠,绝不能搞到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来,绝不能玷污了这个纪念地!接到刘庆官的短信以后,我打电话问了蒙阴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他们答复:我们这里绝对没有!同时告诉我沂南县也有一个纪念馆。几年前我也听说沂南的纪念地有一个山洞,是张灵甫的家人根据国民党的档案提供的张灵甫的一个指挥所位置。我没有去过那里,不了解情况,也不认识他们的人。所以写信给司令政委,希望你们能过问此事,对两个地方都做一些检查,给革命群众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答复!
此致
敬礼!
退休老兵:粟戎生
2020.10.18
(上列照片来源于网络上)
查看全部近年来,社会上确有一股逆流,大肆宣传张灵甫,把张灵甫打造成是“抗日名将”,甚至把张灵甫吹成神勇无比的“天将”。张灵甫是不是抗日名将,是不是神勇无比的“天将”,由历史说了算。像张灵甫这样一类在革命战争中被人民军队所击毙或被人民政权所镇压的人,能否为之树碑立传,供人参观纪念,这得了解他们死的历史背景和分析为之树碑立传的原因。
本文谨以张灵甫的事为例而论述,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战役的历史背景
1947年3月,蒋介石国民党军对人民解放军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进攻的重点,一个是山东解放区,一个是陕北解放区。在山东解放区,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投放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顾祝同任总指挥。华东野战军的兵力才27万余人,陈毅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
面对强敌进攻,华东野战军奋起反击,在陈毅、粟裕领导下,坚持毛泽东“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后退、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战略指导思想,积极把握战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粉碎敌人的进攻。孟良崮战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打的。
国民党军从1947年4月开始进攻山东解放区。用25.5万兵力进攻鲁中的新泰、蒙阴地区。在孟良崮战役打响前,华东野战军在多地取胜。4月22日至26日,歼灭泰安之敌24000余人。29日,收复宁阳,歼敌1个团。5月1日,击退临沂、蒙阴进攻之敌,并歼敌一个半团。至此,聚歼华东野战军于沂蒙山区的企图被粉碎。
5月11日,顾祝同命汤恩伯的第一兵团于临沂、泰安一线,分三路进攻解放军,企图把山东解放军逼迫至胶东狭窄地区决战。左路军是黄佰韬的整编25师,右路军是李天霞的整编83师,张灵甫的整编74师是中路进攻军。粟裕全面分析了战场态势,果断提出了“阻击两翼先打中路”的作战方案。
5月12日,张灵甫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进攻坦埠解放军,孟良崮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英勇抵抗,张灵甫强攻不克。接着,解放军迅速攻克垛庄,夺取了74师的给养,切断了张灵甫的退路,完成了对74师的包围。张灵甫见左右两翼未近,深知被围,于是全线收缩部队至孟良崮,负隅顽抗,以待援军。
张灵甫的被围,被蒋介石认为是消灭山东解放军的绝好机会。他一面命令张灵甫坚守孟良崮,以吸引解放军;一面催促其他国民党军各部向孟良崮方向火速进发,以完成对人民解放军的反包围,实现“内外夹击”的战略意图。
孟良崮属蒙山山脉,在今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海拔536米,面积1.5平方公里,据说,因北宋名将孟良曾在山顶安营而得名。孟良崮是一个水草不丰的石山,山虽不高,但山势陡峭,易守难攻。
5月13日,解放军发起对孟良崮的全面进攻。敌74师全力抵抗,孟良崮上,人山火海,战斗异常激烈。
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三万两千人,号称国民党军的“王牌师”,全部用精良的美式武器装备,战斗力很强,是国民党军发动内战的“五大主力之一”。张灵甫因毕业于黄埔四期,深得蒋介石器重,骄狂之气,军内闻名。
张灵甫充分发挥武器精良的优势,利用地形,组织了强大的火力,反击解放军的进攻。人民解放军个个英勇无比,他们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攀岩而上,与国民党军奋力厮杀。战斗场景十分惨烈,整个区域,血流遍地,尸横遍野。
5月16日,人民解放军全歼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于山洞74师指挥所,胜利结束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重创国民党军,国民党军不敢再放肆进攻山东。虽然经过四十天重整,又组织24万兵力6月底进攻沂蒙山区,但是接连遭到重大损失。至7月,国民党军在山东的重点进攻基本上被打败。
孟良崮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创造的一个经典战例。在敌重兵进攻情形下,插敌逢隙,阻断两翼援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中路强敌,这等于“虎口拔牙”,是“围点打援”的反向运用,成为“阻援打点”的成功范例。
孟良崮战役是军民团结的又一个典范。据有关史料反映,直接支前的群众20多万人,包括在根据地筹粮运粮的群众约70万人。
但是,在孟良崮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万一千多个解放军长眠于此。牺牲的烈士数几乎与毙敌数持平。
三、为张灵甫树碑立传的原因
张灵甫虽然被击毙,但其亲朋故旧尚在。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他们都会怀念他。特别是张灵甫的后人,因为血肉感情,免不了要以各种方式纪念他。为张灵甫树碑立传是一种最好的纪念方式。
孟良崮战役胜利,至今已有73年。在这几十年的岁月里,沧桑巨变。原来参加过这场战役的英雄们,有的退伍,有的转业,有的被调到其他部队,有的可能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有的因年老自然故去。即使英雄们健在,也已年迈,对于类似为张灵甫树碑立传的事,无力关注。后来的人们,因未参加过战争,对于战争的感受不强烈。这成为为张灵甫树碑立传的现实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阶级的对立由激烈而趋缓。有关部门对意识形态的管控,侧重点有所转移,对类似孟良崮战役遗址这样的纪念场馆的管理有所放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境内外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们急切需要张灵甫这样的典型,通过为张灵甫这样的人树碑立传,来摧毁中国人精神上的“长城”。
为张灵甫树碑立传,以及对张灵甫大肆宣传,都有多重聚合的原因。我们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政治原因和国际环境变化原因。
四、不能为张灵甫树碑立传的理由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里,碑刻有名有姓的烈士有2300多名。在纪念馆后面的深树林里,有很多无名烈士墓。在孟良崮战役中,一万一千多名人民解放军英勇地牺牲了。如果为张灵甫树碑立传,何以告慰这些长眠于地下的英灵?
除了牺牲的烈士,参加孟良崮战役的华东野战军其他将士转战于解放全中国的多个战场,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功臣”。如果为张灵甫树碑立传,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情理上,都难以找到注脚。
当年孟良崮战役取得胜利,除了军事指挥得当和解放军的英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解放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他们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为解放军送粮送水,救护伤员。参加支前的群众多达70万人。如果为张灵甫树碑立传,对这些拥护解放军的群众,情何以堪?
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其正义性,体现在被迫的自卫性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彻底的革命性。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侵略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平,需要休养生息。可是,国民党反动集团却偏不消停。抗战刚结束,国民党反动集团就加紧部署军队,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但是,在人民反战的浪潮声中,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又玩起了“和谈”的把戏。
为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党中央在1945年8月25日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总方针。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不顾个人安危,飞抵重庆,同蒋介石集团进行谈判。经过四十三天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谈判代表签订《国共两党会谈纪要》,史称《双十协定》。
可是,《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又命令国民党军沿平汉线北进,进占解放军从日军手中收复的豫北、冀南各地。此外,广东东江和山东等地的解放区都遭到国民党军的进攻。由此可知,人民解放战争不是共产党要打,而是国民党蒋介石反动集团要打。人民只能自卫,解放军只能“以战止战”。在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中国人民随着战争形势的有利发展,彻底推翻了长期压在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所以,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在人民这边,不在蒋介石国民党这边。
张灵甫甘为内战的急先锋,至死坚持反动立场,与人民为敌到底。如果为张灵甫树碑立传,解放战争的正义性自然就被模糊了。
诚然,与人民解放军打过仗的不只是张灵甫,还有很多与解放军打过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相当多的高级将领还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国家的重用,如傅作义、程前、陈明仁、郑洞国等。必须指出的是,很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虽然与人民为敌过,有的还曾经多次“围剿”过红军,有的像郑洞国将军那样与人民解放军进行过血战,但是,他们与张灵甫不同,他们没有坚持与人民为敌到底,他们最终放弃了反动的立场,率部起义,投入了人民的怀抱,为尽快结束战争立下了不朽功勋。
五、应当高度重视张灵甫现象
尽管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对粟戎生同志的信高度重视,据说已责成有关单位拆毁了孟良崮战役遗址上张灵甫的纪念碑,但是,这一事件值得反思。按理说,这一事件根本不应该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及时得到制止。因为这个碑不是纸糊的,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立起来。从粟戎生同志的信上看,这个碑是石碑,要经过购碑、刻字、施工等程序,是需要时间才能立起来的。即使立起来了,也不能让其长时间供人参观。对此,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闻不问,任其所为呢?
从网上的评论来分析,尽管支持为张灵甫树碑立传的观点占比少,但也可看出,这不是孤立的张灵甫个案,而是一种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有“底线思维”意识。
说不能为张灵甫这样的人树碑立传,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张灵甫他们抗战有功,历史作了结论,国家作了肯定,谁也否定不了。像张灵甫这样抗战有功的国民党军原高级将领有很多,戴笠在抗战中也出过力,能否为戴笠也树碑立传?黄佰韬、邱清泉在淮海战役中也被击毙,他们也参加过抗日战争,能否为之树碑立传?抗战有功的他们,没有个个树碑立传。李宗仁先生曾经指挥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海外回到祖国大陆,他也没有因其抗战有功而要求国家为他树碑立传。国家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了包括张灵甫在内所有在抗战中出过力的人士,体现了最崇高的国家意志。
说不能为张灵甫们树碑立传,并不是提倡社会对立,恰恰相反,是要凝聚社会共识。类似张灵甫这样“抗战有功”是历史事实,但类似张灵甫这样“内战有罪”同样是历史事实。我们不能只讲其有功,不讲其有过。批判历史是为了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如果不指出张灵甫们在内战中的历史罪行,势必难以平息多数人对他们的愤怒,也必然延续和扩大历史的仇恨。想必张灵甫们的后人也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历史本身不具有政治性,但历史的宣传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过分宣传张灵甫们是一种不当的政治宣传。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要多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英雄史和革命英雄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看到国家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发展形势的严峻性,不能忽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风浪。在国家和阶级消亡之前,客观上存在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在意识形态里存在各种斗争。大肆宣传类似张灵甫这样的典型,就是意识形态斗争的表现。
历史也是一种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对历史的宣传,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此,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2020年11月11日成稿,2020年11月15日定稿。
(作者工作单位:江西省瑞金市人民法院。通讯方式: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手机号码:18079732768,座机:0797---2527633。)
附一、参考书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2020年6月第1版。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12月第1版。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12月第1版。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12月第1版。
《国家与革命》,列宁著,《列宁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1972年10月第2版。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列宁著,《列宁选集》第四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1972年10月第2版。
《中国革命史讲义》下册,胡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80年5月第1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谷安林主编,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6月第1版。
《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广西新华书店发行,1988年2月第1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9月第1版,2011年1月第2版,2020年6月第47次印刷。
附二、参考的网络资料
1《百度》有关孟良崮和孟良崮战役以及张灵甫的资讯。
2、《孟良崮战役》,王树增著,来源于《人民文学》网、《百度》网。
3、《他们为什么偏偏要吹张灵甫》,《红色文化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