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杂谈

“大数据杀熟”背后的算法在为谁服务?

字号+作者:白开水 来源:激流网2020 2020-11-23 10:3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10月16日,韩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上购物,中途用另一部手机结账,意外发现同一家店铺的同一款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一样:至今已经注册了12年'...

  10月16日,韩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上购物,中途用另一部手机结账,意外发现同一家店铺的同一款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一样:至今已经注册了12年、总计消费近26万元的会员账号比至今注册5年、总计消费2400多元的账号价格高了25元。UL2品论天涯网

  在社交网络上,和韩女士一样受到区别对待的人不在少数,这些普遍、类似的遭遇催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大数据杀熟”。UL2品论天涯网

  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杀熟”UL2品论天涯网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现象早已渗入到日常生活中。UL2品论天涯网

  今年3月,天猫超市被爆“大数据杀熟”:针对同一商品,88VIP用户比普通用户所要支付的价格更高。UL2品论天涯网

  2019年初,文章《携程的牌坊倒塌了》引爆网络,曾担任谷歌技术负责人的作者陈利人在文章中陈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杀熟”:同样行程的机票,在携程上第二次购买时显示的价格比第一次显示的价格高了近1500元,而在航空公司官网上显示的价格却比第一次的价格还便宜650元。UL2品论天涯网

  2018年3月,有网友爆料,在同一平台打车,起始地点均相同,苹果用户所要支付的行程费却比其他用户贵出许多。UL2品论天涯网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其实,早在2000年电商巨头亚马逊就已经被曝存在“杀熟”行为:同一款DVD,在删除浏览器的Cookies之后(cookies是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售价从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发展到今天,“大数据杀熟”在网购、机票预定、网约车、酒店预定、外卖、电影票销售等众多领域广泛存在,而且新花样层出不穷,套路千变万化,早已令人防不胜防。说到这里,斗胆问一句,今年的双十一,你被“杀熟”了吗?UL2品论天涯网

  我们正在被了解、监控和引导UL2品论天涯网

  不断暴露的一起起“大数据杀熟”案例令人感到震惊、气愤,更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所使用的某些产品正在试图了解、监控和定义我们。UL2品论天涯网

  平台既然能够为具有不同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的人群展示不同的价格,那么它一定知道消费者更多的信息。不知道你有没有和以下类似的遭遇:在B站上面看了好几个相同BGM的视频,结果马上就在网易云的推荐里面看到这首BGM的名字;在百度上面搜索了某本小说,打开QQ马上发现好友动态页面的广告就有这本小说;去XX景点领略了一下宜人的风景,回家马上发现浏览器首页出现了有关这个景点的信息;想在京东上面买一件卫衣,看了看没有合适的,第二天打开百度,猛然发现百度的弹窗广告变成了卫衣的,款式也和你之前在京东上面看到的差不多,接下来你打开了淘宝,再度震惊地发现淘宝首页也为你推荐了卫衣,款式竟然也相差无几……UL2品论天涯网

  以上写的都是我本人在网上看到的,在社交平台上诉说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例子足以说明很多平台利用算法收集了海量的用户信息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了解用户的身份信息、喜好、习惯等,进一步为用户贴上不同的标签,甚至是预测用户的行为,从而开启“个性化推荐”。我所使用的产品甚至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以至于它可以定义我,它不仅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现在需要什么,还知道我可以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UL2品论天涯网

  智能手机是现代社会的必需品,我们和它形影不离,它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娱乐,家在哪里,平时最喜欢去哪里玩,它甚至可以根据我们的手机和其他手机的联系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和谁在一起。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手机可能还有另一个名字——监控器。不仅仅是手机,那些我们想不到的地方,那些我们不经意的行为,可能都在透露着我们的习惯。UL2品论天涯网

  当算法已经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充分地了解我们,甚至是预测我们的行为的时候,它甚至可以引导我们的意识,创造我们的需求。个体的意识并非能够凭空产生,一定是在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人和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算法足够了解我们和我们周围的环境,它就可以为我们创造出虚假的需求。在算法一次次为我们推荐自己“需要”的内容的同时也忽略了另一部分内容,被推荐到我们面前的这部分内容不一定是真正被需要的,相应地被忽略掉的那部分内容也不见得就是不被需要的。而当这一切悄悄发生时,我们也不见得就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意识正在被引导,相反还有可能被算法的“聪明”绑架了心智。UL2品论天涯网

  在庞大的数据面前,我们几近变成了一个透明人,这一点也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意识到,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保护隐私,并且试图去抵抗它,但成效并不如意。如今的网购、网约车、外卖、酒店机票预定等平台全都在几大垄断资本的控制下,而前面提到的这几个大资本控制下的平台无一例外都被卷入过“大数据杀熟”的风波中。况且,每一个软件都会在《用户使用协议》中向用户要求开放某些权限,对于这份协议,绝大多数用户是不会去看的,就算看了,用户也只有同意或拒绝的权利,根本没有协商的权利,然而在这个无法远离互联网的时代,用户真的拥有拒绝的权力吗?即便没有下载软件,难道信息就不会被泄露出去了吗?相信大多数人都收到过一条这样的短信:“你有一个通讯录好友在【探探】上将你设置为‘暗恋对象’。如果你们……”,等你按捺下激动的心情去下载完软件后会发现原来只是一场骗局。说到这,不禁要问一问了,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你有没有收到过来自从未购买过的店铺的信息呢?UL2品论天涯网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谁服务UL2品论天涯网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来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便利我们的生活,如今却让我们成为了齿轮和数据,带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恐惧和无力。这样的事情也并非个例,如快手在厕所顶部外加装计时器,以显示里面的人蹲了多久,从而提高员工的效率;亚马逊使用AI监控系统追踪每个人的工作进度,并记录工人的“怠工”时间;建环公司为环卫工人配发手环,当工人原地不动超过二十分钟时,提醒工人“努力工作”;华为和德邦快递合作,通过AI视频监控系统捕捉快递员“暴力对待包裹”的行为。UL2品论天涯网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减轻劳动者负担、造福全人类,可如今不断发展的技术却使大多数人在无孔不入的监视下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自身的隐私权和休息权受到侵犯,负担被大大加重。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UL2品论天涯网

  有一种幻觉认为科学技术是客观中立的,它没有阶级属性的,但是从上面列举的几个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优先发展哪些技术并非中立,技术的运用也和阶级压迫紧密关联——因为如果我们把科学技术放入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时,就会发现社会中的每个阶层所处的立场,对科技所持的态度和观点,以及在社会中拥有的力量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不同的阶层对科技的应用能力也是不同的——在当下这个劳动从属资本的时代,资产阶级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占据优势地位,资本家就让科技在实际应用中为自己牟取更多的利益,所以我们看到科技在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为资产阶级创造更多价值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UL2品论天涯网

  科技并没有为大多数公众服务,而是在为资本服务!UL2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