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做衣服时的奇遇(外一章)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做衣服时的奇遇(外一章) 第8版() 专栏: 做衣服时的奇遇(外一章) 韦石 在一个普通的裁缝师傅使用的枱子跟前,我看见一种前所未有的奇迹:这个枱子的主人能把十'...

做衣服时的奇遇(外一章)

第8版()
专栏:

做衣服时的奇遇(外一章)
韦石
在一个普通的裁缝师傅使用的枱子跟前,我看见一种前所未有的奇迹:这个枱子的主人能把十三尺多布给你裁一套带有四个兜兜的中山装,比过去节省两尺多布。
不知道你以前跟裁缝师傅打交道时,是否碰到过这样的尴尬局面:你带了布去,他给你一量,望望你,“不够”,一下子把你挡回去。我碰到过这种事。因此,有时候我买布,宁肯多买些,省得再跑路。
可是,今天裁缝师傅量完我的布以后,当面给我撕下一块来:“这个,请您带回去,您用不了这么多布!”
“你弄错了吧?”我问。
裁缝师傅咧开大嘴,一个劲儿地笑:“没错,您放心。”原来他们新近学会了一种最新式的裁剪法,能把原料充分地用上。“你没看到过我们在前几天的表演?来看的人可多了。”
“我……”我可真是孤陋寡闻。
“你看,那边不还正在剪?你可以去看看。”
于是,我在一个普通的裁缝师傅使用的枱子跟前,看见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上边说过的那种奇迹。
老太太和一个小匣子
不久以前,我家的大门门框上钉了个木头匣子,外状跟奶箱相似,上边也有一把锁。但它里边不放奶瓶,放的是买煤的小本子。
它是附近的煤店给我们钉上的。有了它,买煤时不必跑路,也无需拨电话,只要把需要的数量和品种,填在本本上,放到匣子里,人家第二天就给你送来。
我们都爱护这个匣子。因为它不只是关系到一两户人家的生活,它温暖了这一带几十户人家的每颗心。
我们爱护这个匣子有如自己的财物,每一次进行大扫除时,都把它扫得特别干净。同院的王大妈有时候还用抹布来仔细揩拭。
这天早晨,外边刮大风,我们的那棵核桃树呼呼地响,碎枝子烂叶子落了一地。我缩着脖子去上班,一开大门,我差一点绊倒。
有个老太太,意外地站在我们大门前。
“您?”
她是对门的冯奶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
“我来看看小匣子,”她显得非常随便的样子,回答我。
她可不完全是“看看”。她手里拿着把斧子,还有几根铁钉。她旁边还站着个小闺女,小闺女抱着个矮凳。
“风太大,我看得再钉钉。”冯奶奶说,还指着那个小匣子,“人家为咱方便,咱不能眼看它刮坏。”接着,她颤巍巍地就要上矮凳。
我一手接过来斧子。可我还没拿起铁钉,又被另一个人抢过去:“你上班去,我来!”
王大妈不知啥时候也赶了来,她一下子跳到凳子上就敲起铁钉:“煤店为咱们跃进,咱们得主动地帮助煤店。”
现在,我们的那个小匣子四周都加上了铁钉。现在,不管刮什么样的大风,那个小匣子丝毫也不会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