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谈谈翻译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谈谈翻译 第8版() 专栏:文风随笔 谈谈翻译 叶圣陶 前些日子有一位同志在第八版谈到“译风”,说译风跟文风大有关系。我同意这个意见。现在我就翻译工作'...

谈谈翻译

第8版()
专栏:文风随笔

谈谈翻译
叶圣陶
前些日子有一位同志在第八版谈到“译风”,说译风跟文风大有关系。我同意这个意见。现在我就翻译工作来说些意思。我不通一种外国语,常常看些翻译东西,凭这样的资格来说些意思,外行当然难免。但是外行想法也往往有足供内行人参考的,所以我不避外行之嫌。
翻译工作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我想,翻译家是精通两种语言的人,也就是能运用两种语言来思维,来表达的人。同样一个意思,运用甲种语言该怎么样表达,运用乙种语言该怎么样表达,他都心中有数,而且熟极而流。他凭关于甲种语言的素养,吸取了甲种语言的原作里的全部内容,又凭关于乙种语言的素养,用乙种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翻译工作。
既然是两种语言,语法方面,修辞方面,选词造句方面,不同之处当然很多。总之,决不能查了字典,逐个词逐个词死翻。不死翻,衡量得非常恰当,能使不通甲种语言的人读了译本,跟精通甲种语言的人读了原作一模一样,那是好翻译。
好翻译对不通甲种语言的人,真可以说是功德无量。试想,不通甲种语言的人要读原作,先得学习甲种语言,随便学点儿还不成,必得把它学通,那要花多少时间,多少精力?现在有了好翻译,就不必花学习甲种语言的时间和精力,却可以领会原作的全部内容,单从节约观点说,好处就够大了。
至于不好的翻译,据我看,情形有种种。现在只说其中的一种,那就是把甲种语言改装成乙种语言的外貌,实际上还是甲种语言。我这个话怕不太明白,说得明白点儿,就是译本在语法、修辞等等方面多半按照外国的语言习惯,不过使用了我国的语言材料而已。再说得明白点儿,就是译本成为用中国字写的外国话。
因为用中国字写,通篇念得下去,可又是外国话,念下去不甚了了,至少要琢磨半天才能够大体通晓。这是我亲身的经验,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同感。
如果责备我,为什么不学点儿外国的语言习惯再来读译本,我就这么回答,正因为不通外国语,我才要读译本呢。
如果说,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语言的外来影响正是值得欢迎的,我就这么说,各种语言的语言习惯都是相当稳定的,咱们接受外来影响要以跟中国的语言习惯合得来为条件,而我所说的用中国字写的外国话,就指那些跟中国的语言习惯合不来的。
这样不好的翻译,近年来越来越少了,这当然是好现象。然而少不等于没有,还有一篇译文或是一部译作中间,大体都好,可是某些部分却还是用中国字写的外国话,所以翻译界还得力求改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