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教训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教训 第3版() 专栏: 教训 新华社记者 尤淇 浙江省绍兴钢铁厂的二号高炉在建成炼铁后的第二十二天,因为炉内长了很大的“瘤子”而被迫停炉。这个消息是'...

教训

第3版()
专栏:

教训
新华社记者 尤淇
浙江省绍兴钢铁厂的二号高炉在建成炼铁后的第二十二天,因为炉内长了很大的“瘤子”而被迫停炉。这个消息是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在1月27日的省委会议上宣布的。他根据这件事故,一再告诫所有到会的干部,在积极发展地方工业的时候,应该万分谨慎虚心,戒骄戒躁,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工业和钻研技术,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更不能自满麻痹、粗枝大叶。他还希望好好总结产生这一事故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地方工业建设的借鉴。
绍兴钢铁厂共有四座小高炉,能年产四万吨生铁。第一号高炉在去年11月建成炼铁,因为得到上海、马鞍山等地派来专家、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帮助,点火以后一直都很正常。
第二号高炉在去年12月31日建成点火,今年元旦炼出第一炉铁。经化验的结果,铁质列入“特号”等级,是一件十分令人喜悦的快事。
但是就在这时,厂的领导干部和职工产生了自满麻痹思想,以为已经有一号高炉正常生产的经验,什么都不成问题了。于是便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加强科学管理,使小毛病变成大毛病,大毛病变成不治之症。
首先,当元旦上午出了第一炉铁水以后,照理应该每隔两小时就出铁一次,使新炉不致因受压过大而烧坏,这原是保护炉子安全和长寿的常识。但是这个厂的领导人员和职工却不这样做,他们为了多出铁水,在元旦下午就把它当作一般高炉一样定为四小时出铁一次,结果就在那天下午四点钟发生了事故,炉内铁水满溢,把东边的一个出渣口烧坏了。为了换装一个新的出渣口,休风四十分钟。正由于长时休风的影响,这一炉铁的质量暴降了四级,成为四号铁。自那以后,二号高炉的铁的质量一直没有恢复,不是二号,就是三号,更多的是四号,甚至还有更差一等的。东渣口烧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看水工没有执行按时测量高炉冷却水温度的规定;如果按时加以测量,及时发现问题,渣口就不会烧坏。
其次,据这个厂的负责人说,铁矿石的颗粒过大,不适合小型高炉炼铁的标准,加上进料时把碎块和细末都倒进了炉内,使炉内通风不良、熔冶困难,这也是结“瘤”的一个原因。
就这样,二号高炉勉强维持到了1月20日。随后,又碰到卷扬机钢索崩断事故。在修理钢索的过程中,炉顶的温度大大升高,大家都很担心炉顶和大、小料钟可能烧坏,因此在钢索修好以后,工长和技术员便决定倒两大车水到炉子里去。他们认为,这两车水对炉内的冶炼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谁知不倒犹罢,一倒下去,炉子轰一声巨响,所有出渣口和出铁口都被冲开,铁水同猛火四处飞扬。
在最后的那几天中,热风炉的工人也没有按规程操作。他们把热风炉的内温烧得比标准温度高了四、五十度,越出了热风炉本身的设计耐热能力,因而把热风管烧坏了。由于热风从管缝中走漏了不少,使高炉内的热风量、热风温和热风压都降低到标准以下。
这些操作不良的因素凑合起来,便造成了炉内结“瘤”。
本来,高炉结“瘤”是常有的现象,只要发现得早,马上采取紧急措施处理,是完全可以消除的。但是,这个厂的领导和职工在发现二号高炉结“瘤”以后,却慌了手脚,有人说要增加风量,又有人说要多放冷水,结果采用了后一措施让炉降温。这种混乱的作法使“瘤子”越结越大,到最后连炉内的上部也结“瘤”了。加进去的焦炭在炉顶就被卡住到不了炉缸,下部的铁水因为得不到热而逐渐凝结,流不出来。到了1月22日,“瘤子”长大到占有全炉空间的五分之四以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烟道。高炉不得不停炉了。
这次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自然是很大的。但是得到的经验教训也是丰富的。(本报特约稿)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