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给薯类以应有的地位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给薯类以应有的地位 第8版() 专栏: 给薯类以应有的地位 李宜阳 甘薯发展很快,“清稗类钞”里说:“番薯……本出琉球国。闽中后亦有之。康熙时,……于中州'...

给薯类以应有的地位

第8版()
专栏:

给薯类以应有的地位
李宜阳
甘薯发展很快,“清稗类钞”里说:“番薯……本出琉球国。闽中后亦有之。康熙时,……于中州等地,给种教艺,俾佐粒食。自此广布蕃滋,直隶江苏山东等省亦皆种之。”康熙元年到现在还不满三百年,甘薯的种植已经遍及全国。现在,种植甘薯的面积已经达到一亿二千万亩,产量最高的一年,已经达到一千四百亿斤(鲜薯),真是蔚然大宗。而且甘薯产量大,又保收。在过去大旱大涝的这四年中,它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尚且是各种杂粮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260%。在我国的“民族”粮食“稻、粱、菽、麦、黍、稷”中,甘薯可以算得是“异军突起”,简直像一个楔子一样,楔入了我们的粮食群,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看起来,甘薯的种植面积还可以扩大,单位面积产量还可以大大提高,前途不可限量!
甘薯和甘薯的制成品是不是好吃呢?北方的烤白薯、煮地瓜,广东加糖的煮番薯,以及近来河北、山西两省用薯粉试制的各类糕点,尝过的人,有口皆碑,说是佳品。很多地方的农民,也用薯干面制成各种吃食,味道也好。以善吃甘薯著名的河北定县,普遍用薯干面烙饼,做包子,轧餄餎。河北保定用机器试制薯粉,每一百斤薯干能出八十五斤以上的薯粉,而且筋力比面粉大。用来制成的小窝窝,看上去好像上了一层磁釉一样。如果把这薯粉拿到北京北海公园仿膳茶社,让他们仿照清宫上膳房制栗面窝窝的式样制成薯面窝窝,我看很快就也会成为一种妙品的。保定一般还用土碾土磨制薯粉,每百斤可以出九十到九十五斤。拿来同各种粮食粉掺在一起制成食品,除颜色不大“漂亮”外,其他各方面都不差。现在,许多地方的糖饴,也用甘薯来熬制,不向你说明,你不会吃得出那就是薯制糖饴。薯干制的白酒,出酒率大,制得好的能出50%以上。近来我们在山东吃到的薯酒,就根本吃不出有甘薯的味道。其酒品的特点,在我看来简直有些像苏联驰名的“伏特加”。这样“有功”、“有利”的甘薯及其制品,竟无端地在人们印象中“名誉不佳”,真是有点“冤哉枉也”!
薯类的营养怎么样呢?它除了脂肪较少以外,含的淀粉很多,其他营养成分也不少。其实,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不一样,而且人们也不是从年初到年终只吃一种食物。只要搭配着吃,就会吸收到各种营养。有人认为多吃甘薯会影响健康,不知根据什么?占全国薯产量第一位的山东省,在这四年中,全省每人每年平均占有量是一百一十六斤,大概占食粮的四分之一,可算得是吃薯最多的省了吧!然而山东人并不“身小力薄”,倒是“山东大汉”驰名全国。河南省,位居全国薯产量的第二;河北省,也是甘薯的主要产区之一。难道可以说,“中州”、“燕赵”人士的体质比其他省的人士差一些吗?我们一般倒是有冀、鲁、豫人的体格总是“大个”的观感。记忆中,从北洋军阀时代起到现在人民军队止,由冀、鲁、豫农民所组成的部队,一般号称“劲旅”,可见他们的身体素质是不差的。
山西省已经把薯类列为“主粮”,是抬高薯类地位的郑重措施。我看除了生产机关、商业机关出动以外,还需要科学技术界和舆论界共同出动,来拥护甘薯,给甘薯以应有的地位才好。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