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一百元办一所中学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一百元办一所中学 第7版() 专栏: 一百元办一所中学 本报记者 钟林 在周恩来总理2 月9日和12日召开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康生同志在发言中提到四川省新繁'...

一百元办一所中学

第7版()
专栏:

一百元办一所中学
本报记者 钟林
在周恩来总理2 月9日和12日召开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康生同志在发言中提到四川省新繁县新民农业合作社用了一百元办一所中学的事。这个消息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这所中学是怎样办的呢?办得怎么样呢?
这所由农业合作社自办的中学,利用社里搞磨粉等副业生产五十多间草房腾出前一排左边的八大间,经过修整,改成了三个教室和一个办公室。房子虽简陋,却打扫得很干净。
教室里的黑板,是在墙壁正中糊上比较厚的泥,抹上灰浆,再涂上锅烟做成的。黑板跟前放着一张高木凳作为教师的讲桌。学生们的课桌,前几排是用废砖作腿,砖模框子翻转来作面做成的;后几排也是用的高木凳。这些高木凳和砖模框子,是社里从前办的砖瓦窑做砖坯时用的,现在不烧砖了,它们就被利用来作了课桌。上课坐的凳子,是学生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
办公室和三个教室的门窗、墙壁、以及一百八十多张课桌,都是在开学前三天内,由社员们出了一百多个义务工修理和安置起来的。
这个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学生缴的学费。每个学生每学期缴学费五元,投考报名时缴费二角。第一学期共收了一百八十名学生的报名费,一百五十八名学生的全部学费,和二十二名学生的部分学费,合计共收入七百七十六元。开支方面:是六个教师的薪金,修理校舍的石灰等材料和教学用的部分书籍、粉笔和其他文具等,共开支七百二十九元。现在,他们的经费还节余了四十多元。如果学费收齐,他们可以结余近百元钱。他们下学期打算再节省一些开支,并且降低学费。
学校的校长是由社长罗世发兼任的。六位教师是邻县新都中学1957年夏季的高中毕业生。因为没有教课的经验,他们就先到新都中学去听课,并且向老师学习如何备课,如何讲课,然后回去教课。他们不仅教课,还兼作教务、总务方面的工作,还作团和队的工作。上课下课的铃也是他们自己打。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他们跟学生一起作。他们除了作学校里的事而外,还积极参加农业社的其他活动。
这个学校的学生上午在校上课,上课前后还要复习功课,下午参加农、副业生产或家务劳动。学生周以勤,父母早亡,他跟哥嫂分了家单独过日子,这个学期他除了学好功课以外,还在参加农副业劳动中挣了一千一百多个工分,收入六十多元,不仅解决学习费用,也解决了生活困难。有些年纪较小、劳动力不强的学生,他们也积极担负了家务劳动,腾出家中劳动力较强的人去生产。
这样半耕半读的学校,并不会妨碍学生的学习成绩。据教师们谈,这个学校第一学期所开的:汉语、文学、算术、植物、史地等课,都是采用普通中学的标准课本,第一学期他们上了十二周课,后来因为教师参加整风学习放了寒假,未完的课程要等下学期开学再补。他们曾从别的中学拿了考题,并且增加了内容,拿去考学。考的结果,总平均成绩是:名列甲等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的16%,乙等的占40%强,丙等的占33%,不及格的占10%。但从他们原来的基础看,进步还是不慢,如果学生再努一把力,教师也多注意一些,他们是可以迎头赶上的。
现在,新民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讨论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并酝酿着如何使社的生产大跃进,他们希望社里办的这个中学在农业生产大跃进当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希望这个中学培养的学生,能够迅速地在改进农、副业生产技术,改进社里的财务会计等工作方面起重大作用。社里一些没有入学的生产队长、记工员、保管员等也要求能够入学。今年夏天,仅新民农业合作社所在的禾登乡,就将有七个班约三百五、六十名高小学生毕业,其中很多人都希望上这个中学。这样,这所中学迫切需要增加农业技术等课程,没有农业技术课本就自己设法编,或者请农业技术指导站的同志来教课。也需要大大增加学生名额和班、级。同时还要保证教学的数量、质量。这些任务是很艰巨的。可是,新民农业合作社的领导人员们和几位教师,都干劲十足地决心克服一切困难,进一步贯彻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勤俭办学、半耕半读的办法,使这所农业合作社办的中学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