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艺术家和钱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艺术家和钱 第8版() 专栏: 艺术家和钱 齐东野 过去,艺术家耻于言钱,以为散漫小事,斤斤较量则有损清高;因而晋王夷甫“阿堵物”之说,得以艳称后世。似乎这种'...

艺术家和钱

第8版()
专栏:

艺术家和钱
齐东野
过去,艺术家耻于言钱,以为散漫小事,斤斤较量则有损清高;因而晋王夷甫“阿堵物”之说,得以艳称后世。似乎这种流风至今仍在起作用,而且显然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勤俭建国之风,大相抵触。
报载许多艺术团体在检查浪费,不少事例触目惊心:一出戏的演出费动辄数千甚至累万;演员的首饰得用真的,道具的被里得用绸的。电影的情况就更严重,一堂布景花上数千元只见一两个镜头,一部片子中女主角要换十几二十身服装,或者索性把钱交给演员“看着买去吧”。戏曲团体追求豪华布景之风在上海也开始抬头,观众眼花缭乱,演员用武无地……。似乎戏剧、影片的好坏端赖花钱多少而决定。而且这种脱离生活实际、散漫花钱的挥霍之风,直至整改以前,很少引起各该单位领导人的注意。而且,隐约之间,似乎那种口不言钱的“清高”之风又在作祟,要不得的很!
钱能不能不花或少花?能!少花了钱能不能就降低了艺术的感染力?不能!问题在于肯不肯动脑筋,肯不肯把利用很少的物力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件事,也当做艺术创造的内容之一来考虑。举两个可借鉴的例子:
看过苏联芭蕾舞剧“唐·吉诃德”的同志当会惊叹于布景的丰富多彩,然而,许多造成立体印象的景物是画笔抹出来的(西班牙酒店的那个角楼便是突出例子);许多远看晶莹夺目的首饰,近看都是很不值钱的东西。自然,舞剧、话剧和歌剧在演出风格上可能有差别,但,那巧思,那力求凭借艺术创造而不是凭金钱造成艺术效果的作风,却是应该适应于任何一种舞台演出的。
我们在看日本影片“狼”和“缩影”时,也可以发现它们共用过一条狭窄的小巷作背景。自然,处于资本主义剥削下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没有充足的物力、以及影片所表现的题材容许它们的某些布景相同,都是他们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之一,然而,这样做,完成了艺术目的,而且显然省了钱,不是也可以为我们的借鉴么?
我们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条件,党和人民为戏剧、电影工作者所设下的条件,使许许多多来我国参观的外国朋友艳羡不置,然而却不能因此滋生可以散漫花钱的念头,相反地,做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也得学会持家,学会管钱。不光是精打细算锱铢必较而已,光图省钱不是唯一目的,而且要学会从这当中掌握体现更美、更好的艺术效果的本领。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