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周总理访问朝鲜随行记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周总理访问朝鲜随行记 第5版() 专栏:朝鲜通讯 周总理访问朝鲜随行记 本报记者 于民生 王玉章 周恩来总理和他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朝鲜访问了七天'...

周总理访问朝鲜随行记

第5版()
专栏:朝鲜通讯

周总理访问朝鲜随行记
本报记者 于民生 王玉章
周恩来总理和他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朝鲜访问了七天以后,告别了英雄的国度和爱好和平的人民已经回国去了。但是,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的勤劳和毅力,却使六亿人民的友谊使节永志不忘。
这些天来,尽管朝鲜千里冰封、雪花飞舞,但是,代表团每时每刻都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正像金日成首相所说的,朝鲜人民是把中国政府代表团来朝鲜访问当做一个节日来庆祝的。在代表团到达平壤的前夕,平壤全城已经是一片欢腾的景象。人们尽心尽意地去做有关迎接代表团的每一件事情,表示他们对中国人民的使节的敬爱。
2月14日下午一时,代表团乘坐的银白色飞机在万众欢腾声中,在红旗招展的平壤机场上着陆。周恩来总理在机场上接受了盛大的欢迎以后,同金日成首相并肩乘坐敞篷汽车由机场前往平壤市中心区。途中,十多里长的道路两旁云集着的欢迎群众发出此起彼伏的雷鸣般的欢呼声,他们手里挥舞着的鲜花和彩旗汇成了一层层的彩色波浪。路上行人停住了脚步,里巷里的居民涌到街上参加了欢迎的行列。周恩来总理一面挥手向群众致意,一面不停地接受着儿童、妇女和老人们献上的花束。当他到达代表团的寓所的时候,汽车里已经几乎堆满了花束。
像在平壤一样,代表团无论是在雪花纷飞的咸兴,还是在英雄的港口元山,不管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还是在辽阔的农村,到处都出现了鲜花似海、旗帜如林的场面。
的确,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是罄竹难书的。这里记述的是两位朝鲜老妈妈欢迎中国客人的故事:
当周恩来总理访问黄海制铁所的时候,一位朝鲜老妈妈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拉着周总理的手,把用红绸包着的一双银筷和一个银碗献给了他。金日成首相向周恩来总理介绍说:“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好妈妈。”这位老大娘却怀着感激的心情对周总理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帮助我们打败了美国强盗,保卫了朝鲜人民的安全,他们是我们的恩人!”周恩来总理说:“我们一起打败了美国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也保卫了中国,同时还保卫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周恩来总理很高兴地接受了她的礼物,并且同她一起合影留念。
朝鲜朋友们讲了许多关于这位老妈妈的故事。原来,这位老妈妈名叫柳梅,家住在三八线附近。有一次,一个志愿军战士的脚冻坏了,不能走路而掉了队。这位柳妈妈就把他领到自己家里为他医治,她宁愿自己穿着单裤受冻,而把自己的棉裤用来给这个战士包脚。这个战士在她慈母般的照料下很快地伤愈归队了。还有一次,志愿军要出发打仗,但是缺少口粮,柳妈妈就把自己仅有的一升粟子炒熟送给志愿军。至于为志愿军洗衣、烧饭、看护病员这些事情,在她说来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因此,志愿军战士们把她叫做“志愿军的好妈妈”。
柳妈妈这次听说周恩来总理要来黄海制铁所访问,她就高高兴兴地带着准备好的礼物,不远百里从自己家乡赶到这里来会见周总理。
另一位老妈妈是平壤近郊顺安郡上阳农业社的社员崔史烈老妈妈,当周总理访问这个农业社的时候,她用双手热情地握着周总理的手,急促地倾吐着内心的话语:“我永远忘不了志愿军,是他们救了我这条老命!”崔老妈妈的眼眶溢出了泪水。
周总理一面注视着崔老妈妈,一面亲切地说:“我们两国人民亲如兄弟,帮助朝鲜人民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崔老妈妈接着诉说了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仅有的一个儿子和儿媳在美军侵占这一带的时候,惨遭美军杀害了。那时候,她的儿子是这个村子劳动党的支部书记。后来,美军又轰炸他们的村庄,炸中了他的房屋。他的三个孙子和孙女儿都被炸死。她自己也被埋在土堆里,是志愿军的战士们冒着烈火把她抢救出来的。
周总理十分关怀地问她:“老太太,你多大年纪了?”
崔老妈妈激动地回答说:“六十五岁了,志愿军救活了我。为了建设更美好的生活,我要活得更长更长!”周恩来总理祝福她:“一定能够!一定能够!”
这两位普通的朝鲜老妈妈的故事说明,在长期的共同斗争中以鲜血结成的中朝友谊,已牢牢地生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和每一个普通人血肉相连。这里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出一段亲身经历的朝中友谊故事,为这个伟大友谊的存在和发展作见证。这就是朝鲜人民所以热烈地欢迎中国客人的原因。
在到达平壤的第二天,周恩来总理等就由金日成首相陪同登上牡丹峰的最高处——乙密台眺望平壤市容。他们一面交谈着平壤的历史,一面缓步登山。在晨雾中,战后新建起来的一座连一座的高楼大厦隐约可见,新铺的宽阔平坦大道一直伸延到远方。周恩来总理不停地赞美平壤重建的成就和它的美丽景色。
如果你在战争时期到过平壤,你就更会为平壤在战后四年多来取得的建设成就所惊奇。战争当中美机向平壤投下了五万多枚炸弹,平壤全城成了一片废墟。现在平壤已经恢复新建了六十多个现代化设备的大、中型的工厂,八十多个学校,整条街整条街的住宅区。各种公共设施——商店、医院、影剧院都建设起来了。平壤,不仅恢复了从前的面貌,而且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年青、更加雄伟了。
周恩来总理参观了黄海制铁所后,赞美这个工厂的恢复和重建“是英雄的朝鲜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最生动的象征”。的确是这样的。这个工厂在战时曾被美机轰炸了八十多次,设备被破坏了75%。刚停战时,工厂内满地是弹坑,到处长着一人多高的蒿草和横七竖八的破铁。
但是,这个厂的职工们在刚一停战的时候就割下蒿草,搭起棚子住下来,开始了恢复工作,轧钢机恢复起来了,但厂房还没恢复,就在露天开始生产。工人们这样艰苦斗争了四年,现在已恢复了三座平炉,今年要生产二十三万吨钢,十万吨钢材。另外,这个工厂这一时期还建设了四万多平方公尺的住宅和许多文化设施。这就是职工们对美帝国主义破坏的最响亮的回答。
朝鲜人民的艰苦勤劳、大胆革新的精神也同样表现在农业生产方面。周恩来总理在上阳农业社参观时,在一张图表上发现这个农业社去年第一年种植棉花就每町步收获了一千一百多公斤棉花,而且他们今年还要比去年增加两倍多。
“你们用什么办法增产?”周总理同棉花生产队长开始了有趣的谈话。
生产队长首先把一个拳头大的植棉用的营养坛送到周总理手中,然后回答说:“就是用这种营养坛来种植棉花,去年的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比普通种法增产一倍。今年准备在七十三町步的土地上全用营养坛来种植棉花”。
周总理仔细地观看了营养坛后,就问他们营养坛是用什么做成的?每町步棉花需要多少个?
生产队长详细地回答了总理的问题,他说,营养坛是用60%腐化树叶、30%牛粪和10%泥土作成的。每町步需要一万五千个到一万八千个,也就是说今年他们种七十三町步棉花就需要作一百多万个营养坛。
问题很明显,这种增产的方法是有效的,但需要更多的更艰苦的更有技术的劳动。这个社的棉花生产队长表示,他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完成他们这个跃进式的增产计划。
周恩来总理赞扬了他们增产棉花的计划,并说:“等你们的计划实现了我们再来学习。”
生产队长并把一个营养坛送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礼物。
如同周恩来总理在访问朝鲜期间多次指出的,这样勤劳勇敢和富有大无畏精神的人民,在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把三千里美丽江山建设得更加美丽。
(附图片)
朝鲜通讯周总理同黄海制铁所工人谈话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周总理同崔史烈老太太谈话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