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手机用户超固话
第6版(国民经济)专栏:经济漫笔
有感于手机用户超固话
冉永平
据统计,到10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这一超越既让人震惊,同时又觉在情理之中。
让人震惊在于,手机在10年前还是贵族消费,一部手机要上万,加上入网费用,真正用起来差不多要两万元。当时,手机和轿车一样,被普通消费者视作可望而不可及的富人的奢侈品。而10年过后,手机能以如此快的速度普及,多少有点让人始料不及。
说它在情理之中,是因为固定电话特别是家庭的固定电话,对应的是家庭,除极个别情况,一般别管几口人,家里有一部电话、最多两部足矣。手机则不同,它是一种个人通信产品,每个号码对应的是一个人,因此与它对应的消费基数也就高于固定电话,手机用户最终超过固定电话便为必然。我们看看自己身边,就很容易明了这一必然趋势。
道理归道理,现实归现实。毕竟目前全世界手机用户真正超过固定电话的国家还是少数,而且超过的国家几乎清一色是发达国家。中国这样一个尚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手机却如此发达?
一是政策。我们前三四年及时取消了手机入网费;再早一些,我们及时在手机领域率先引入竞争,这些无疑是撬动市场的杠杆。如果仍然收高达三五千元的入网费,如果没有竞争带来的价格、服务的良性变化,用户的爆炸式增长局面不会出现。而没有巨大用户基数带来的规模效应,手机本身的价格也不会从万元跌至几百元。
另一个因素在于消费需求。如果没有改革带来的人们社会、经济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对手机的需求就不会如此强烈。因此,手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经济充满了活力。
手机用户超过固定电话对企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信号,这就是无论你愿不愿意,手机产业已经步入微利时代。
一个产品如果不普及,只服务于少数人,那么它的利润一定是丰厚的。因为,没有规模又没有单个产品的丰厚利润,企业就无法支撑下去。相反,产品一旦普及,不要说越来越多的低端消费者的进入必然要求你削薄利润,就是庞大市场吸引来的竞争者也会搅动市场旧格局,价格战愿打也要打,不愿打也要打。事实也证明这一点,行家们早就警告:国内手机产能已经过剩,但不断有不信邪的企业还是要以各种手段杀将进来,手机的价格也在一路下跌。
微利时代有微利时代的经营策略,企业必须适应。否则舟已动,你还按照原来船帮上的记号去捞落水之剑,结果就不言自明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