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巴印停火引人关注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2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巴印停火 引人关注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巴印停火 引人关注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   25日午夜,多年以来一直枪声不断的克什米尔地区终于迎'...

巴印停火 引人关注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巴印停火 引人关注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
  25日午夜,多年以来一直枪声不断的克什米尔地区终于迎来了一个宁静的子夜。此前,驻守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两侧和锡亚琴冰川地区的巴印军队已分别接到命令,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起双方实行全面停火。这是1989年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冲突以来,巴印两国首次在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实现正式停火,此举引起世人普遍关注。
  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在他执政一周年这一天的晚上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巴基斯坦将从26日开斋节开始,在克什米尔巴印实际控制线巴方一侧实行单方面停火。次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萨尔纳在新德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印度对巴基斯坦提出的停火建议表示欢迎,印方将会对此作出积极回应。
  25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已经同意从格林尼治时间当天18时30分(印度时间当日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地区实现停火,而且停火的地区除巴方提出的实际控制线一带外,还包括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战场——被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的锡亚琴冰川地区。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25日分别致电印巴外长,对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停火表示欢迎。
  贾迈利在电视讲话中提出实行单方面停火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突然,而印度方面很快便做出积极回应,并使双方的停火决定得以落实更令人感到意外。然而,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萨尔纳25日透露,两国停火的决定是由双方军事行动负责人经过磋商后作出的,而两国军方每周二都要进行电话磋商。由此可以看出,巴印此次表现出的默契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仔细权衡利弊和深入交换意见的基础之上。
  贾迈利此时宣布停火决定有着深远的政治用意。贾迈利政府执政一年来,尽管经常遭到议会反对派的攻击,但总体来看实现了巴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稳定。不过,今年4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首先提出在两国间进行对话,10月22日,印度政府又主动提出改善两国关系的12项和平建议,使得巴基斯坦政府在发展巴印关系方面显得有些被动。贾迈利此次抢先提出单方面停火,对外可以在国际社会树立巴方追求和平的良好形象,对内可以借助在外交领域的得分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可谓一举两得。
  印度政府积极回应巴方的停火建议符合自身目标和利益。推动克什米尔问题的和平解决一直是瓦杰帕伊政府的努力方向,现年78岁的瓦杰帕伊在5月底访问德国时曾表示,如果他不能在印巴关系中最棘手的克什米尔问题上与巴基斯坦缔造和平,便将从此退出政坛。此外,印度年底将有5个邦举行地方选举,明年又将举行全国大选,印政府此时抓住巴方抛来的绣球,在克什米尔地区实现多年未能达成的停火,显然可以为执政联盟赢得选举打造出更大的声势。
  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实现停火,也为明年1月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十二次首脑会议创造了良好气氛。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已决定出席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的此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本来应该在今年初举行,但由于当时两国关系正处于紧张之中,印度拒绝到巴基斯坦参加会议而被迫推迟。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如果明年初的南盟首脑会议顺利召开,不仅有利于南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也有助于推动巴印关系的改善。
  分析人士注意到,尽管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实现了停火,但离铸剑为犁还差得很远。双方在谈到停火问题时谁都没有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贾迈利在电视讲话中没有忘记“克什米尔问题是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这个巴方一贯坚持的立场,呼吁印度同巴基斯坦展开有目的、有诚意的对话,以永久解决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两国间所有问题。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则在24日表示,为了在实际控制线一带实现永久停火,“越境渗透的恐怖活动必须得到阻止”。有报道说,克什米尔地区一些反对印度的组织已经表示不会实行停火,而印度安全部队打击越境武装分子也不在停火的范围内。
  由于历史、宗教、民族和领土原因,克什米尔一直是巴印关系的死结和南亚地区的火药桶。近年来,巴印在克什米尔实控线一带的持续交火造成双方军人和平民的大量伤亡,在海拔5400米高的锡亚琴冰川地区的对峙又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实现停火无疑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然而,没有枪声不等于没有对抗。如果双方的互信无法建立起来,枪声难免再次响起。如何化解多年积怨、实现持久和平,仍在考验着巴印两国领导人的智慧。
(本报伊斯兰堡11月26日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