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让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浙江省诸暨市创新“枫桥经验”纪实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2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让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浙江省诸暨市创新“枫桥经验”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 ——浙江省诸暨市创新“枫桥经验”纪实 本报记'...

让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浙江省诸暨市创新“枫桥经验”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
——浙江省诸暨市创新“枫桥经验”纪实
本报记者 袁亚平
  编者按:枫桥镇矛盾少,治安好,社会稳定和谐。40年前是这样,在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增加、社会迅速变迁的今天也是这样,这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枫桥经验。
  努力化解矛盾,就地解决问题。这是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在这里,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一套机制,形成制度。在这里,以人为本,注重教育,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前进中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发现早,化解好,善于用发展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去解决。
  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浙江省诸暨市,一个有着1000多年建镇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近来车辆不断,人群不绝,来参观的,来调研的,来洽谈的,来投资的。
  40年前,就是这个枫桥镇,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创造了“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由此,“枫桥经验”闻名全国。
  40年后的今天,枫桥镇经济繁荣,人民富裕。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34亿元,财政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05元,跻身于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这里矛盾少,治安好,社会稳定和谐。刑事发案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十二以内,多年没有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初冬,记者来到这里,入企业与员工对话,进农村同村民交谈,在最基层感受祥和之气。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尽量减少社会矛盾
  “福寿康泰”,“虎啸风声远,龙腾海浪高”,“祖国共天地同寿,江山与日月争辉”……一幅幅村民撰写的书法作品,挂在墙这边;二胡、三弦、月琴、笛子、红腰鼓,列在墙那边。
  村里有民乐队、演唱队、秧歌队、腰鼓队、锣鼓乐队、太极拳队、篮球队。年轻的新农村党支部书记陈乐琴,领着记者看这看那。全村375户、1056人,村里种养殖和轻纺、布机、小五金、运输等兴旺发达,去年人均纯收入10390元,全村文明户达到100%。村集体资产300多万元,发展势头更好。
  她指着对面那一幢被脚手架包围的建筑说:“那里六间五层,建成后下面是商业营业用房,上面是村里的娱乐中心,有康乐球、乒乓球、健身房,城里人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村,家家抓发展,人人保平安,齐心奔小康。”
在枫桥镇走访,边听边看边思索。近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深入,同时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发展中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用发展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去解决。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这是“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
  枫桥镇委副书记徐洪说:“我们坚持深化发展‘枫桥经验’,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维护稳定之基。积极培育服饰、轻纺两大产业,步森集团的‘步森’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枫桥衬衫’在全国服装界具有影响。”
  全镇拥有服饰企业37家,织机2万多台,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9.9亿元。党的十六大之后,枫桥镇确定“合力兴工”、“二次创业”,首期总投资近2亿元的省级服装特色园区已全面启动。目前全镇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已达45家,超亿元的有5家。
  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镇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6794名,平均每户农户有1.2人在就近企业工作,农民人均收入中有77%从企业获得。
  全镇84个行政村,道路的硬化率达到8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8%,电话安装率达到75.5%,自来水饮用率达到91.3%,所有村都建有篮球场、老年协会活动室等公共娱乐场所。
  努力化解矛盾 就地解决问题
  在枫桥镇镇北社区调解委员会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感谢枫桥镇镇北社区调解委员会:热情周到,公平公正。”这是今年11月5日外地一位企业主送来的。
  司法助理员吴采文从档案柜里取出一个案卷,让记者细看。今年10月17日,从绍兴来的一位张姓女老板,找到了这里,递上一份材料,诉说事由。枫桥镇干山坞村一冯姓村民到她的企业染色车间染纱染丝,加工费4.6万元,却久拖不付。她要求调解委员会予以调解。
  吴采文到了干山坞村,找到那冯姓村民,作了调查笔录。10月22日,双方到了枫桥镇镇北管理处,坐下来调解。在吴采文的公道主持和耐心说服下,扣除业务费赔偿费等,冯姓村民应付厂方3.1万元。这样,双方都感到满意,便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按指印。
  努力化解矛盾,就地解决问题。这是“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这些是枫桥镇历年来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矛盾和纠纷也有了新的特点,除了传统的田水之争、邻里之争,又出现了产权之争、劳资纠纷、经济合同纠纷、拆迁征地纠纷等。
  枫桥镇专门设立了以解决劳资纠纷为主的稽查队和维权服务中心,开通维权热线,规范劳动用工,调解劳动争议。每年组织一次外来员工劳动合同签订,进行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情况检查,举办法制讲座,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近5年来,枫桥镇共发生民间纠纷1554起,调处成功1511起,调处成功率达97.2%,其中80%的纠纷在村一级就得到解决。
  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安定和谐
  枫桥镇本地人口7.6万,外来人口有2万。镇里建立了外来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办公室,实行计生、劳动、公安三个部门合署办公,一个窗口办证。建立了外来人员培训基地,开设了法制、技能和安全等培训班,受教育率达95%以上。全镇所有的企业都建立了工会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建有党、团组织,积极吸收外来员工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入团。每年评比“十佳外来优秀青年”,授予中高级人才“荣誉镇民”称号。
  枫桥镇的社会治安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归正人员以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银杏村一位叫葛小根的归正人员,2000年初释放回家,劣迹再现,惹事生非。镇里帮教干部上门找他谈心,并多方努力,介绍他与一名外省女子成了亲,又筹集资金为他置办了两台旧布机,还让村里免去了电力增容费2400元。3年下来,他做了父亲,置了布机,还了债务,人完全变了样。
  这5年来,枫桥镇217名归正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的还过上了小康生活,重新犯罪的只有4人。
  在枫桥采访的最后一个点,是浙江海魄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里,一长排的书柜,从人民日报到地方党报,从政治书籍到古典名著,堆得满满当当。董事长陈茂水归纳了三句话,优美的环境,优秀的人品,优质的产品。生态环境与心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是海魄发展之本。
  以人为本,注重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让人人参与创造,让社会安定和谐。“枫桥经验”的发展和创新,深层意义也许在此。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