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2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12版(理论专页)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广东省邓小平理'...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12版(理论专页)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途径,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它们以经济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它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但是,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各要素的共同作用,文化在受生产力决定的同时,又能够给生产力发展以能动的反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以经济、科技、军事、民族凝聚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广泛渗透于上述各种力量之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化优势,就无法拥有未来。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不断探索新的途径。
  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因此,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
  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指导原则。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铸牢精神支柱,获得前进动力,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点、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社会主义文化。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避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市场机制能够使文化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因而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坚持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辩证法,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必然要求。
  实现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内容的丰富性,反映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出文化的发展程度、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使之达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而言,是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的,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内容的创新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发挥文化的政治、经济和娱乐的功能。一是发挥文化的政治功能。毛泽东同志认为,文艺要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使人“惊醒”、“感奋”起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如此。新时期的文化为政治服务,就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服务,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二是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文化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含量(如企业文化、科学技术等)和作为现代精神生产形态的文化产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三是发挥文化的娱乐功能。文化产品不是以说服教育来取悦于人的,而是因为能取悦于人才具有说服教育的意义。在和平与发展时期,文化作品寓教于乐、寓导于乐的特色越来越突出,把文化的教化功能寓于文化产品的审美感受,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任何把文化功能单一化的做法,都是违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文化乃国脉之所系,创新乃国家兴衰之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就必须在文化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上下功夫,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生机和活力。为此,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新机制,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培育和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实践中去发现先进文化发生、传播和弘扬的有效载体,去寻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是实现文化形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适应我国人民的心理特征和表达习惯,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和欣赏水平,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社会主义文化才能获得繁荣和发展的广阔天地。
  (执笔:谢名家)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