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草原敦煌”——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命运堪忧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专栏:记者来信
谁来拯救“草原敦煌”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命运堪忧
本报记者 郅振璞
在内蒙古,走一趟鄂托克旗草原很不容易。它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南部,从鄂尔多斯市区东胜出发,就有300多公里的路程。有“草原敦煌”之称的阿尔寨石窟便位于此。
记者先从最西部的鄂托克前旗寻访,驶过130多公里的草原便道,就是一条长长的季节性干涸的沙河床。河道两侧,不时凸现红沙岩石带,或像起伏的波涛,或像露天的矿山,有的经过千年风蚀更像储满悬棺的红色悬崖。最后,我们来到状若红色山寨似的阿尔寨脚下时,一种崇敬之情就不免油然而生——古人竟在如此荒凉地带雕刻文化的宝库。夕阳下,阿尔寨更像被人从下往上蹂躏、开掘的褐红矿山,只有顶盖下的一圈,有隐隐约约的石窟房门、蒙古经幡和门前的敖包祭台,说明这就是令人景仰和朝圣的地方。这里,就是最近一年来在内蒙古和文物界不断升温的阿尔寨石窟。
阿尔寨石窟,被很多专家认为是西夏的宗教文化遗物。公元10世纪崛起的西夏王朝,在敦煌、榆林等地均留下许多佛教建筑。当时的鄂尔多斯恰是西夏属地,阿尔寨多数石窟正墙或三面墙开凿半椭圆形佛龛,墙底台阶作坛,加上若干顶端雕刻正方格中八瓣莲花图案,这正与西夏建筑、纹饰风格相同。所以,学者们认为阿尔寨就是西夏宗教遗留之物,更始于北魏中期。元代为蒙古人祈祀之地,又因成吉思汗在此养伤演兵,而广为蒙古人所流传。
“百眼窑”,这是多年来当地老百姓对阿尔寨的俗称,在鄂托克旗公卡汗乡西南30公里,因为在这座孤立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有四层楼高的红砂岩小山,南北两面曾经分布着近百眼石窑。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窑由解放初的65眼,到现在北侧坍塌或风沙掩埋后,仅剩南侧较完整的43眼。山周围岩壁上,刻大小浮雕佛塔22座。
然而草原上这千年的文物遗留,居然数百年无人问津!因为风化、水蚀而褪色、脱皮、生虫、霉变的千年壁画损毁程度更是令人震撼。从资料和现在守山老人高石头所说,佛寺,最早毁于明末林丹汗西征鄂尔多斯之战,刚解放,这里曾一度是驻军的话务总站,目前半山坡的巨大红岩滚石,是守边人的开凿!改革开放年代,阿尔寨松弛下来,又有人利用这些窑洞行医求佛。
这座石窟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建筑时代应该相差不远,命运却大不相同。这个在茫茫草原上的“敦煌”壁画,是研究北魏、西夏、蒙元历史的最好博物馆。如今,鄂尔多斯市和石窟相邻的鄂托克旗、杭锦旗,都拿不出财力来修路、清沙、修复石窟绘画。鄂托克旗旗委、旗政府,为了得到50万元的初期保护费,不得不四处游说,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一想到那些文物仍淹没在乌黑乌黑的石窟内,记者连夜里睡觉都不踏实。
谁来拯救“草原敦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