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研究取得新进展
第9版(文化新闻)专栏:
巴金研究取得新进展
李存光
上世纪80年代,巴金研究以开创性的突破和全局性的进展,成为现代文学研究中卓有建树的领域之一,从而确立了巴金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存在。巴金不仅是享誉中外的作家,也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和一份重要的文化资源。如何使巴金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在新世纪的文化创新、文化再生中发挥作用?这是自90年代中期起巴金研究领域着重思考的问题。以此为充沛动力的巴金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资料的发掘和汇集仍有可喜收获:《〈随想录〉手稿本》的出版极具研究价值和文献意义;日本学者山口守搜寻到的巴金20世纪20至50年代初与欧美人士的46封书信,李小林编的《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和汪应果、吕周聚主编的《简明巴金辞典》,许善述编辑的《巴金与世界语》以及陆正伟的大型影集《世纪巴金》,都是填补重要史料缺略之举。
相关的学术活动在良好的氛围中继续展开。依靠研究者们的义务劳动和合作精神,1997年、1999年、2001年相继在苏州、襄樊、福州举行了三次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会。福建黎明大学巴金研究所坚持编辑《巴金研究》,总计已出版50期。
除众多的论文外,各类专著专书硕果累累。几年时间里,出版了有关巴金的论著、传记、照片集、解读赏析读物等40余部。与此前相比,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为多样,体现出新老研究者们从更多的角度解读阐释巴金、在更广的读者群中介绍传播巴金的努力。不仅巴金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历程得到新视角的审视,作品得到有新意的解读,他的人生历程、精神境界受到更多的重视并有了更明晰的探析。在传记方面,徐开垒《巴金传》、李辉《巴金:云与火的景象》、陈丹晨《天堂·炼狱·人间——〈巴金的梦〉》等,各具特色,自成一格。论文集方面,有设计编辑别具匠心的《世纪的良心》、《巴金:新世纪的阐释》(陈思和、辜也平主编)等研讨会论文集和李存光的《我心中的巴金》等。此外,日本山口守、坂井洋史的论文合集《巴金的世界》,是直接在中国出版的首部外国学者论集,显示出中外学者深层次的学术对话和巴金研究的国际性。专题研究方面,余思牧等主编的《巴金与中外文化》、袁振声《茅盾与巴金艺术比较》,在阐述巴金创作思想和进行比较研究方面,更显系统深入;张民权《世纪灵魂的呼号与拷问》、吕汉东《心灵的旋律——对巴金心灵与文本的解读》、宋曰家《巴金:永生在青春原野》等,力图多角度发现巴金心路历程的矛盾性、曲折性和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丰富性。散文随笔集方面,纪申《一个灵魂纯洁的人——记病中巴金》、李致《往事》、姜德明《与巴金闲谈》、徐开垒《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彭新琪《巴金的世界——亲情·友情·爱情》等,于点点滴滴中,生动地展示出巴金人格精神和思想感情的更多侧面,加深了人们对活生生的巴金的了解。
总之,多年来巴金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是空前的,态势令人欣喜:思维空间有所拓展,研究意向更趋多元,研究方法、表达话语愈加多样,并出现了一些既具学术价值又为一般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普及精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