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因势利导的艺术
第9版(理论)专栏:思想纵横
掌握因势利导的艺术
韩玉芳
因势利导,是领导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我们党要切实肩负起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掌握因势利导的艺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势利导,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意思是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根据战争的态势加以引导而取得胜利。领导干部掌握了因势利导的艺术,就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利用业已出现的有利时机,施之以有明确意图的推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一切积极因素,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工作和事业。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党总揽全局、正确应对,因势利导、扎实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由抗击非典的“势”而“导”出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来,“导”出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和应急机制建设来,从而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证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事实表明,掌握因势利导的艺术,善于驾驭复杂形势,善于化解各种矛盾,利莫大焉。
因势利导,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掌握因势利导的艺术,既要研究什么是“势”,又要研究怎么去“导”。所谓“势”,一般包括态势、情势、走势、趋势等。比如,客观情况:主流是什么,支流是什么,特点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变动情况:事物运动、发展的进度与节奏;主观情况:人们的情绪、呼声与愿望;未来情况:发展的方向、出路和结果等。要弄清这些“势”,就必须下一番调查研究的真功夫,弄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全部过程,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和相互关系。“势”是客观存在,“导”是主观努力,只有主观努力符合客观存在,才能“导”得动、“导”得好。要正确实施“导”,需要把握这样几个环节:一是把握“导”的方向,善于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捕捉正确的目标;二是把握“导”的力度,一旦看准了,就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乘势而上;三是把握“导”的时机,抓住最佳时机,找准突破口,既不能坐失良机,又不能揠苗助长;四是把握“导”的技巧,注意分寸和火候,顺势而为,使“势”和“导”融为一体。
掌握因势利导的艺术,关键是要抓住“势”与“导”的结合点。“因势”是为了“利导”,“利导”又必须“因势”;“因势”是手段,“利导”是目的。恰当的结合点必须体现“势”的规律性、“导”的方向性,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准这个结合点,首先要去“求”,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求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求一事物和他事物、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联系,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的联系,在联系中发现本质。其次要去“借”,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借“眼”,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去获取远见卓识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向人民群众借“力”,借助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去启发思路;向集体智慧借“谋”,借助于民主决策去选择最佳方案。
掌握因势利导的艺术,需要增强预见性。预见是因势利导的眼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见,就没有因势利导。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肯于动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可以增强预见性。而预见性又离不开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去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树立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需要切实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做高瞻远瞩的领导者,不做劳而无功的盲动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