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局势引人关注
第7版(国际)专栏:新闻解析
科局势引人关注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 赵章云
11月11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首脑会议仅仅举行了3个小时便于当晚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结束。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科特迪瓦危机,试图打破近两个月之久的僵局,重新启动今年1月巴黎马库西协议签订以来的和平进程。会议由西共体轮值主席、加纳总统库福尔主持,科特迪瓦总统巴博、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贝宁总统克雷库、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和尼日尔总统坦贾等参加。但会后几位元首均未发表任何讲话,只是由西共体执行秘书钱巴斯发表了一个简短的6点声明。
此次地区峰会的目的本来计划确定科特迪瓦过渡政府总理迪阿拉及其部长的权力分配以及劝说退出内阁会议近两个月的“新生力量派”(即原反政府武装)部长重返政府工作,但会议的结果让人大失所望,除了得到总统巴博愿意与总理迪阿拉“紧密合作”的承诺和希望将西共体参加调停的部队改为由联合国维和部队之外,没有触及科特迪瓦危机的任何关键性问题。
今年9月份,由于认为巴博给予过渡政府总理迪阿拉和各部长的权力有限,不满巴博在选择国防和安全两位部长问题上有失公允,“新生力量派”的部长们于9月23日集体退出政府,回到了他们在北方的据点布瓦凯,以抗议总统派阻碍马库西协议的执行。总统派也不示弱,强调自己已经作出重大牺牲,现在应该是对方解除武装的时候。但近两个月来,“新生力量派”不仅没有按原定计划解除自己的武装,而且还摆出不靠阿比让、自己也能解决经济问题的架势,公开与总统派分庭抗礼。两派中的强硬人物更是唇枪舌剑、锋芒毕露,两派报刊之间的指责谩骂日益加剧。国家分裂、党派纷争,政局动荡、人心不稳,科特迪瓦面临危机,西非地区国家也因科特迪瓦长期动荡而深受其害。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前途甚感担忧,就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说,“科特迪瓦和平进程已经遇到了严重困难”,应该“尽快解决”,“以免出轨”。
西共体就是在这个时候召开会议,试图再一次调停科特迪瓦冲突各派的对立观点。这是自去年发生兵变以来西共体第三次直接调解这个国家的危机。前两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这一次一方面想从总统派得到承诺,给予总理和“新生力量派”部长更多的权力,并督促尽快修改宪法第三十五条以便为2005年大选创造条件;同时希望说服“新生力量派”,促其尽快返回政府,并确定出解除武装的时间表。但这一次与前两次相比,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如果说半年前各派在组建政府问题上尚能达成一致,3个月前在通过大赦法时相互能够妥协,但随着和平进程的深入发展,现在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任何一派作出退让都将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估测未来,各冲突派别不仅在国防部长人选、总理权力权限和解除武装等具体问题上难于取得互谅互让的余地,就是在修改宪法第三十五条、“科特迪瓦化”以及土地法等原则问题方面更难有达成妥协的可能性。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在还没有找到各自利益的结合点之前,冲突各方的对立仍然将继续下去。西共体为了地区利益行使自己的责任,成功与否,无可非议。但结束冲突、重建经济已是人心所向,因而,在科特迪瓦实现全面和平应当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本报阿比让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