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将心比心融会贯通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将心比心 融会贯通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随笔 将心比心 融会贯通 江怡   俗话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天下文理皆通”,大概指的是理喻之道能够诉诸常'...

将心比心 融会贯通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随笔

将心比心 融会贯通
江怡
  俗话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天下文理皆通”,大概指的是理喻之道能够诉诸常人之心。然而,此理言易行难。据《说文解字》讲,通者,达也。上下不顺谓之淤,上下顺达谓之通。近读叶秀山撰著的《中西智慧的贯通》一书,颇有茅塞顿开之感,悟出了“通”的另一层含义:将心比心,融会贯通。
  中西哲学原本一家,然中西智慧则形态各异。走过数千年的历史,人类蓦然发现同类就在身边,东方人朝西方寻求真理,西方人则往东方获取灵感。真理也好,灵感也罢,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抽象思维的结果。共同的智慧和抽象的思维正是人类致力于通达的基础。领悟到这一点,读《中西智慧的贯通》就有了回家的感觉。无论是对“诗言志”的阐发,还是对《老子》、《大学》、《中庸》等古籍的诠释,读后都有酣畅淋漓的快意。还是作者的一番话道出了真谛:“哲学上‘同’、‘异’的比较,建立在一个‘通’字上。异中之同,同中之异,‘通’自在其中。”
  综观全书不难发现,通非比较之结果,更非比附之缘由。比较之法重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追逐细节,以小见大;比附之喻意在顾左右而言他,声东击西,奇中生变。故两者皆非通达之途。通即纯粹,达即无杂,通达之途即通往纯粹之道。比如,西方形而上学讲“‘是’是什么”,中国哲学则没有这样的追问,而是提出“无以名之,强名之曰‘道’,曰‘大’”。但这里的“无名”并非无物、无是,而是比“‘是’是什么”的问题更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用现代语言所说的“非存在”。“非存在”并非“不存在”,不是“无物”,而是“物”之产生的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所涉及的有无之辨和万物之源,都是纯粹的哲学问题。
  哲学不研究经验的杂多。我们在一切可以被称作哲学的思考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纯粹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则或条件。哲学就是要能够给人们提供一切理论说明或解释的一般性原则或条件,它本身不能解决任何具体的实际问题,但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角度和方法。
  从学科分类上讲,哲学是有层次之分的。传统的划分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道德理论(或伦理学)作为哲学的主干部分,而把其他冠之以某某哲学的部分置于主干之下。虽然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等哲学分支在当代哲学中逐渐形成气候,大有取代传统认识论、方法论和道德理论之地位的趋势,但这些分支领域研究的问题大多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哲学的语境,某些重要问题的讨论更是传统哲学的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区分哪些问题是恒久的,哪些问题是时代的,以有助于更好地厘清哲学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时代的问题常有常新,而恒久的问题则纯而不朽。哲学应当主要讨论那些恒久的、纯而不朽的问题。
  《周易·系辞》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由此足见自古变通相连,变通有据。但哲学中的“通”绝非权宜之计,而是融会贯通,用叶先生的话说,哲学原本是通学。这也就是说,哲学的道理到哪里都能走得通,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个“通”字,可谓道出了哲学的真谛,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