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看戏人生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1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看戏人生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看戏人生 姚昌忠   一 小时候看闽戏。看不懂。问大人:“古时候人怎么这样讲话?说一段唱一段!”后来长大了,不但'...

看戏人生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看戏人生
姚昌忠
  一
小时候看闽戏。看不懂。问大人:“古时候人怎么这样讲话?说一段唱一段!”后来长大了,不但听懂了福州话,也会唱。有一段唱词到现在还会哼:“小姐若问奴家世,请将细底讲给汝听。”半个多世纪过去,福州话早已忘得精光,就这一段还记得,还会。真怪!
  二
抗战初期在沙县洋溪镇读书。赶集上一出提线木偶戏至今栩栩眼前。“老夫,张居正呃!”一口硬声硬气的闽南官话,格外脆亮,奸佞慑伏,正气凛然。旁边有人说,这耍提线木偶的漳州佬一担挑子走遍南洋!那时跟日本打仗,出不去了。他麾下的木偶个个袍服破旧色彩凌乱落魄不堪,跟他们的主人一样精瘦,手脸都呈古铜色。
  近日电视忽见闽南木偶戏镜头,花簇锦绣光彩照人,惜乎一瞥而过。如街头故人背影,急追已不及见,空留惆怅。
  三
那时的三元县即今三元市,秋收后有祠堂社戏,演《杨文广招亲》。此戏大概属南戏,流行于闽浙山区。杀猪的、蓑匠、篦匠……纷纷赤脚登台。竹乐悠扬,锣鼓声喧,台上戏衣虽然破旧,台下众人如醉如痴。从天黑开锣至午夜,连演十数日不歇。将门之子杨文广八面威风,带兵打仗却连路也不会走,走了岔道不肯认错,把过失推给下面。只听他唱道:“恨只恨焦廷贵——误走路途哎——。”
  如今三元话也已忘得精光,唯独杨文广的这一段唱词牢牢贴在脑子里,像干死的鱼,怎么也扒不下揭不开那张皮。
  四
抗战胜利后在南平随婶婶看“的笃班”唱绍兴戏。演到夜深人静,台上女主角哭她的亡夫:“阎王要你三更死,弗等五鼓到天明。哎呀,我的夫呀——!”这末尾一个呀字好长好长,上下迂回七八个来回,不把看客的泪水从眼眶里挤出来是不会罢休的。
  正看得出神,忽然一声喊打,身前身后飞出茶碗香蕉皮和沉重的单拐,直往台上砸去!伤兵(国军叫“荣军”)老爷们发威了。硬说那女主角朝台下某人抛媚眼!他们显然是被收买了来砸戏园子的。一场戏就这样给搅散了,真败兴!
  五
1950年初春,大概是配合土改,北京香山脚下搭野台子演评剧。
  演至夜深人静情节紧张处,台上座钟连声敲响,女主角唱:“又听得,钟声响,一十二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其时四夜寂静,声声入耳。这一段京腔京韵连同唱词从此印入记忆。
  六
也是那一年,革命大学露天剧场演《王贵与李香香》。幕启处,满台薄纱笼罩如轻雾朦胧。远处红旗打起,队伍起来,乐音飘忽,昂扬的歌声渐近:“一杆子红旗漫天价飘,受苦人今天把革命闹!”比起火辣辣的令人热血沸腾的《白毛女》、《刘胡兰》,又是另一种艺术风味。
  七
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前,长安戏院演京戏。星期日午后带一副夹肉烧饼去,环顾左右多是铁杆谭派戏迷。那天演的是《珠帘寨》。蓝袍程敬思一出场就给他个碰头好!那孩子几乎每天口唱一句台下就鼓一阵掌,叫一阵好,戏迷们就是冲谭孝曾——谭鑫培嫡传五世孙来的。
  八
“文革”期间的样板戏不好。当作政治课反复去看的戏怎能感动人?尽管这些戏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
  在那个特殊年代,许多人好像倒是从中找到了支持自己度过现实艰难岁月的精神力量。从首都红海洋到村镇山野,郭建光的“听对岸”,李玉和的“狱警传”,杨子荣的“共产党员”,江姐的“红梅花儿开”……此起彼落,细听多带有无以名状的愤懑怨气!
  九
七十年代末在陕南农村,到乡里开农贸交易会。
  鸡兔米黍,猪羊杂货,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广场搭一高台。台上秦腔《十滴血》连演不辍。其时“文革”才过,积愤未消。一声“老天爷啊啊啊啊——”,为台下老陕喊出了多少怨气。
  此时觉得秦腔实在是普天下最好的戏了!虽然“弹筝搏髀,歌呼呜呜”,何止是常说的“快耳目”?简直是黄河急浪秦岭狂风,冲掉多少冤苦又荡开多少曲折心脾啊!
  十
老来病废,出不得门。京剧新人如春笋出土,东边一把,西边一簇,正如《二进宫》里的唱词“一将更比一将强”,令人看不过来听不过来。李维康呀,耿其昌呀,尚长荣呀,于魁智呀,还有许许多多记不住名字的年轻的甚至学龄前的新秀。坐在电视机前,隔一层屏幕,只恨自己上不了戏院,尝不到身心融化,“忘形至汝我”的感觉。
  当今时代,年轻多好!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