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喜忧参半 身高营养等方面提高 体能素质肺活量下降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专栏: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喜忧参半
身高营养等方面提高 体能素质肺活量下降
本报北京11月11日讯 记者王霞光、丁伟报道:教育部今天在京发布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营养、卫生保健等状况均呈提高和改善态势,但体能素质、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急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据介绍,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广东、新疆等14个省区市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和公告。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监测网络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监测。本次监测对象为7岁至22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监测人数为176844人,监测内容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13项指标。
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与2000年相比,7岁至18岁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48厘米、0.38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5公斤、1.03公斤,胸围增长0.61厘米、0.88厘米;学生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与1995年、2000年相比,虽然营养不良比率下降幅度不大,但较低体重比率、贫血比率下降明显,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监测结果同时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持续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高中学生近视率超过71%,农村学生保健水平仍然较低。
专家认为,导致学生体能素质下降、肥胖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不足,近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看电视也是重要诱因。专家强调,学校要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增强体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落实“减负”措施,控制家庭作业量,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睡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