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京城小时工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专栏:社会扫描
走近京城小时工
宋臻
所谓“小时工”,就是在北京一些居民区中提供家政服务,以小时计费的外来打工者。她们绝大多数都是外地来京打工的女性,多为文盲或半文盲,做一小时家务五至十元钱,劳动时间长、工作繁杂琐碎。她们的自身情况怎么样?她们的处境、心理感受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来到北京某大学附近的一处外地人聚居区采访。
基本生活状况
小时工一般的月收入1000元左右,来京时间短,“活儿”少的收入可能少些;来京时间长,干活卖力,“活儿”多的——周一到周日一天不休息,一月有1200—1300元收入。成家并且丈夫也在北京的,其丈夫多是装修队的小工,一般一个月也能挣1000元左右,住房租金有300元一个月的,也有240元一个月的。单身、年轻的小时工由于收入少,住得差些,有的房租100元一个月。她们的日常支出比较少,吃得一般,除去房租每人每月生活费300元左右。老家有老人和孩子的,每年还得寄钱回家。
小时工们一般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5点或7点、8点回家,一周服务户数一般为十几户,而且都是长期工作。其工作是洗衣服、搞卫生等家务,每家每次工作至少2小时,最多7小时。
迷茫的边缘人
小时工阿兰,16岁就从老家安徽出来了。“我是跟姐姐出来的,我现在的朋友也就是住在一个院的另外几个小时工,还有一些也在北京打工的亲戚。和老家以前的朋友已没什么共同语言了,和老家的亲戚也很少联系,和北京人打交道更少。”
小时工,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这个城市的诸多家庭营造了便利和幸福。然而,自她们走出乡村踏入城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一个没有“家”的人。接受了大城市的熏陶,她们不再适应农村落后的生活。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成为北京人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她们成了一群漂泊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迷茫的边缘人。
生活有苦有甜
小时工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可能唯一认识和熟悉的北京人就是那些雇主了。对于她们来说能找到一个好雇主就是一件最幸运的事情了。
小时工阿芳说:“有一家老太太对我很好,平常会送我一些生活用品、衣服什么的,过年过节还会多给几块钱。还有一家做了六七年了,对我就像自己家里的人一样,出去时钥匙什么的都给我了。”
与雇主关系好的小时工固然是多数,但也有一些小时工并不幸运,雇主打骂小时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小时工,她们既是农民工又是女性,在城市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她们的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城市底层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对于她们来说,在北京的打工生活有苦有甜,有辛酸,有泪水,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一份深深的无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