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民”的快乐——访美国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
第7版(国际)专栏:记者专访
“企业公民”的快乐
——访美国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
本报记者 王恬
“企业公民”是美国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见图)此次访华说得最多的一个词。9日至11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与美中贸易委员会、国际联合劝募协会等发起的“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高级论坛”在北京举行,德·狄维士是与会跨国公司代表中级别最高的企业领导人。9日,在论坛发表完演讲后,德·狄维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何为“企业公民”?德·狄维士解释说,就是将公司视作社会的公民,一个有着自己“感情和想法”的公民,它在参加经济活动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遵守商业道德、善待员工、注重环保、改善社区条件及资助慈善事业等都是题中之义。其中,资助慈善事业是“企业公民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
自1995年以来,安利(中国)日用品公司参与了多项慈善公益活动,涉及环保、儿童、教育、赈灾等方面,对各项福利事业的投入及捐赠累计已接近8000万元人民币,被誉为“公益楷模”。德·狄维士介绍说,安利在与许多慈善公益组织合作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侧重点,如儿童和环保。他尤其强调了安利对贫困儿童的关注,因为“儿童是未来”,他们“充满了潜力”,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将使他们的人生有所不同。目前安利正在全球开展五年期的“爱心手牵手关爱儿童大行动”,安利(中国)将其命名为“儿童慈善年”,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行动:大力支持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西部行”活动,向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等省区儿童送温暖;在北京设立300万元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向5000所希望小学捐赠足球等等。德·狄维士说,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和特殊的,帮助他们每一个人是参与慈善事业的最佳方式。
不可否认,在西方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中,“企业公民”实质上是一种公益策略,据调查,公司的社会公益成绩与资产回报率、销售回报率显著成正比。面对记者关于“公益活动是否是安利的广告行为”的疑问,德·狄维士坦陈公益活动的确会为企业带来益处,因为企业的社会形象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产品选择,但他强调企业不能以寻求商业利益为出发点来做公益活动,而是要“从心出发”,积极去履行企业作为公民的社会职责。德·狄维士说,他个人成长的环境也影响了他的理念,因为他的父母经常向慈善机构捐赠,使他确信这是作为社会一员应该去做的“正确的事情”,并从中体验到价值和快乐。
开朗热诚的德·狄维士是安利公司创始人之一理查·狄维士的小儿子,曾先后负责过公司在亚太地区以及欧美地区的业务。中国目前已成为安利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2002至2003财政年度,安利(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日前,德·狄维士在美国国会就美中商业关系作证时指出,美中应建立长远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敦促美国政府从自身政策寻找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原因,而勿怪罪于中国。
采访结束时,德·狄维士表示,安利未来将继续支持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也盼望更多的企业投身这项事业。他说,企业首先要行事端正,然后环顾四周,看看可以为邻居和社区做些什么。诚然,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履行公民的职责,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并像安利一样,乐在其中。(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